二建考前冲刺班:
二建压题是指针对二级建造师考试的冲刺阶段,推出的重点、难点、高频考点的集中训练课程。通过参加压题班,考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考试的重点内容,提高考试的通过率。二建压题能够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梳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压题班并不能替代平时的系统学习,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压题班与自学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建考试报名条件:
(一)凡遵纪守法,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1、已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一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只参加《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1个科目的考试。
2、已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二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只参加《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2个科目的考试。
3、已取得《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的相应专业,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相应专业考试”,报考人员须提供资格证书等有关材料方能报考。
4、已取得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硕士学位,工作满2年,其中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年。
上述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或学位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的时间总和,其截止日期为报名当年年底。
符合报名条件的香港、澳门居民,可按照原人事部《关于做好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举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有关要求,参加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香港、澳门居民在报名时,须提交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专业学历或学位证书,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的证明和居民身份证明等材料。
考试科目
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分综合考试和专业考试,综合考试包括《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两个科目,这两个科目为各专业考生统考科目。
专业考试为《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一个科目,该科目分为6个专业,即: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考生在报名时根据工作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一个专业进行考试。
考试题型
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两个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题。具体如下: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单选题:60道 1分/道; 多选题:20道 2分/道。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单选题:70道 1分/道; 多选题:25道 2分/道。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单选题:20道 1分/道; 多选题:10道 2分/道; 案例题:4道 占80分。
考试时长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试时间为2小时,《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考试时间为3小时,《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时间为3小时。
学习方法注意事项
误区一:重复性听课,不擅长独自思考并总结。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相互的过程。有些考生喜欢听课件,觉得听课件很轻松,跟着老师的思路,不做总结不勤思考,听到最后感觉都掌握了。可是一到实际做题的时候就错误百出。其实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路。在听课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做好详尽的笔记来温习老师讲的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去总结,去深刻理解老师所说的一切。当我们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路,把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的时候,那么考试也就水到渠成了。
误区二:忽略教材,重视讲义。
可以想到考生喜欢看讲义的原因,因为讲义相比较教材而言内容较少,是老师对教材重难点的提取,但是如果这样就放弃了教材的阅读,无异于本末倒置。尤其是一些基础不太好的考生,理解教材对前期的积累和后期的提高是相当有帮助的。对此,我们应该注重基础的积累,并利用讲义和课件相结合的方式,在明白了基本的含义后,结合课件,才能更好地理解重难点,提高成绩。
误区三:看解析做题,不总结分析。
很多考生盲目的刷题,希望通过大量的做题来提高成绩。我们做题时应该注意到练习只是为了掌握一种方法或者做题技巧。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那么同类型的题就不会做了。这里的掌握做题的方法,不是看了答案就懂了,不看答案做题就丢三落四的,难以形成做题清晰的思路。无论大题还是小题都认认真真的写出步骤,缕清思路,这是很重要的。
误区四:没有规划,盲目复习
复习备考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复习备考时间。良好的复习备考计划不仅能帮助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能提升复习效率,缓解枯燥的备考时期!每个课程班次均设置有学习计划,学员们可以按照招生老师的设置按部就班的复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调整学习计划!
误区五:避免过度依赖真题
真题是高频考点的浓缩,但并不能过分依赖真题所体现的知识点,可以对真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所侧重,但是要兼顾教材、讲义上真题未涉及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