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总是依靠“心灵鸡汤”生活。每次读到一篇“暖心”的心灵鸡汤,他们就好像有了生活的动力一样。可是一旦失去了心灵鸡汤的滋养,他们瞬间回到现实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心理学家认为,这一类人内心好像是婴儿一样,他们必须依赖父母的支持才能生存。这些心灵鸡汤在他们的生活中,作为父母角色的一种心理补偿而存在。追溯到他们的童年生活中,可能大多数人都经历了十分坎坷的经历。以至于他们无法体验到完整的爱,内心逐渐成为一片沙漠。
内心沙漠化是如何形成的?
爱的缺失
内心沙漠化的原因,是自幼爱的缺失。无论是缺乏母爱还是缺乏父爱,或者是缺乏双方的爱,都会造成个体内心的沙漠化。他们会变得冷漠,缺乏情感交流。这一类个体通常在很小的时候经历过变故,导致他们在需要爱的年龄得不到足够的爱。心理学研究发现,但凡在原生家庭中能够得到一丝的爱,也不至于造成个体内心的沙漠化。这意味着内心沙漠化的人,通常都伴随着一段不堪的童年经历。也许从那一刻开始,他们停止了成长,内心也从此失去了生命力。
生命的退缩
停止成长的结果就是生命的退缩,是导致个体封闭自我的根源。因为个体长期缺乏爱的滋养,内心再无丝毫生机。内心深处原本的一丝生机也逐渐退化成沙漠,逐渐地被冷漠所占据。内心生命的退缩,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他们不懂得也懒得同他人交往,他们也没有丝毫力气去追求想要的生活。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整个人的状态就是虚无缥缈的感觉。这一切行为,都是生命在退缩的表现,其结果就是不可能再有任何成就。
鸡汤为何不能让他们成长?
杯水车薪
心灵鸡汤可能会让他们偶尔显得很有激情的样子,可是对他们来讲这些只是杯水车薪。他们内心极度的匮乏感,导致无论怎样的外界力量都不足以让他们走向成长。现实中的沙漠处于极度的匮乏之中,他们的内心也处于极度的匮乏之中。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索取,并且毫不在乎以何种手段。他们希望别人关心自己,可是他们却不懂得关心别人;他们喜欢别人爱自己,却不懂得如何爱别人。所以无论何种关心,何种爱都无法持续地发展下去。
缺乏自发的生命力
内心沙漠化的人,缺乏自身的营养、缺乏自身的生机、缺乏自发的生命力。打个比方:有一束花艳丽非常,正是沙漠所缺失的美景。如果你强行把这束花种在沙漠里,没几天这束花就会死去。因为对于沙漠而言,自身毫无营养可以滋润出生命。这意味着,心灵鸡汤根本无法让他们获得成长。他们需要的也不是一两杯鸡汤,而是需要一片绿洲。内心沙漠化的人无法孕育生命,所以他们生活状态看上去总是死气沉沉的。他们偶尔的精神焕发,也可能只是喝了几碗鸡汤而已,过不了几天就会打回原形。
无法摆脱的依赖感
内心沙漠化的人,始终无法摆脱依赖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在他们看来都不是自己做主的。于成功而言,他们所幻想的是突然有一笔从天而降的财富,或者突然获得他人的赠予;于失败而言,他们把自己人生的重大失败全部推卸给别人,而自己丝毫没有任何责任。对他们来讲,没有一种自我的意识,缺乏自我的价值感,也丝毫不懂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他们寄希望别人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却从来不会主动地改变自我。缺乏独自生活的能力,让他们缺乏对自己理性的认知。
如何改变内心的沙漠化?
学会对自己负责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内心已经沙漠化,那么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对自己负责。无论你经历过怎样的坎坷,无论你经历了怎样的创伤事件,都不是你放弃未来的理由。学会对自己负责,意味着你现在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着未来的命运。而这些与其他人毫无关系,与你过去的经历毫无关系,与曾经的创伤事件也毫无关系。也就是无论你遭受了何种打击,你要做的就是振作起来,而不是让自己沉沦下去。学会对自己负责,就是无论你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你自己造成的,与别人毫无关系。
培养自发的生命力
生命的本质是主动的,而绝不是被动的。如果你总是抱怨命运不公,或者将自己人生的失败推卸给创伤经历,那么你就是在被动的生活。你需要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培养自发生活的能力。这要求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渐让自己走出困境。如果你总是消极地面对生活,那么你未来的命运也不会有丝毫好的变化。只有你学着信任别人,学着同他人建立联系,并且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你的内心深处才会迸发出一股生命力,你内心也会因此变得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