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当他们同一般朋友相处时表现得体、自然。但是一旦同心里面有好感的人相处,就会显得很卑微。原本在社交中表现自然、大方的他们,在有好感的人面前却显得十分拘谨,一举一动都显得不对劲了。有人曾经说过,当个体同其他有生命的个体建立联系之后,所有的弱点也都暴露出来了。这里所讲的弱点,也就是对失去体验的恐惧。人们害怕失去已经获得的东西,而有生命的东西恰好是最容易失去的。在这种心理状态面前,自然会显得很卑微。
与事物建立某种联系,是人的本能
人们有这样一种本能倾向,那就是同身边的事物建立某种联系。通过分析婴儿的一些行为表现不难看出,他们在尽可能同身边的东西建立联系。他们会触摸身边一切可以触摸的事物,了解它们可以做什么,把它们当作自己的玩具,在玩具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等。成年人之间的相处同样如此,人们渴望同身边的人建立联系。哪怕是疏远社交的人,最初也是渴望同他人建立联系的。只不过别人不太友好的回应,导致他们不容易信任别人。总之,与事物建立联系,是人的本能。
与事物建立联系,能够给个体带来一种满足感和安全感。并且与事物的联系越密切,个体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就会越强烈。对于没有生命的物体,个体可以随意摆弄它们,也能够得到一些满足感和安全感。可是对他们来讲,与没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联系,并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为了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他们试图同其他人建立联系。可是其他人是有思想的,是有自己态度和信念的。这就意味着想要同喜欢的人建立联系,不得不展示自己被人喜欢的一面。
为什么在有好感的人面前会很卑微?
担心不被对方喜欢
因为内心担心不被对方喜欢,所以就会显得很卑微。他们原本对自我的评价不是很高,有自卑的一面。可是在与普通朋友相处的时候,自卑心理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与普通朋友相处,这种联系并不会十分亲密。不说是可有可无,但至少不是没你不行。一旦内心喜欢某个人,就会渴望建立一种十分亲密的关系。可是这种关系并非单方面的,必须得到别人的认同才可以。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会担心自己不被对方喜欢。其结果就是无法建立亲密的联系,对个体的心理影响就是“好像是失去了什么似的”,其实他们原本也没得到什么。
完美主义倾向
在有好感的人面前感到卑微的人,一般都有完美主义倾向。一个有着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是不允许自己有不好的一面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好。哪怕自己某个细枝末节做得不够好,他们也会觉得是对自己整个人的否定。尤其是在有好感的人面前,如果不表现得特别优秀,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从另一面来讲,在有好感的人面前感到卑微,其实是对他人敌意的压抑的结果。他们觉得别人必须欣赏、崇拜自己,这种想法无疑是对他人的敌意。压抑对他人的这种敌意,其结果就是让自己觉得很卑微。
缺乏自我认同感
一个成熟的人,不仅可以接受自己优秀的一面,更能够接受自己平凡的一面。在有好感的人面前感到卑微,很明显是缺乏对自我的认同感。他们潜意识里,只能够接受被别人认可的那部分。如果别人讨厌自己的某个方面,他们也会跟随别人讨厌自己的这个方面。在初次见到有好感的人的时候,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他们无法判断对方喜欢自己哪一方面、讨厌自己哪一方面。所以他们就会显得十分拘谨,一步一步地试探对方喜欢自己哪一方面。
如何让自己在有好感的人面前更加自信、大方?
全然接纳自我
全然接纳自我,就是无论自己是优秀还是平凡,都要无条件接纳自我。这种无条件接纳自我,不是让你盲目的自恋。而是让你接受自己现在的样子,并且努力成为更优秀的样子。哪怕无法达到自己理想的样子,也同样需要接纳自己。自信不是因为你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你对自我的接受程度。普通人也可以很自信,因为每个人不论自己是疾病还是健康,都应该无条件接纳自己。普通人也要有自信,因为自信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与生俱来的自我认同感。
全然接纳结果
全然接纳结果,就是在人生当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全然接纳这个结果。接纳结果不是让你认命,而是让你接受现实。当你能够承受人生中的任何结果的时候,那么你的“容错率”就会很高,你就不会担心自己会犯什么样的错误。你会更有勇气、更有魄力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是畏首畏尾什么都不敢做。当你全然接纳结果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担心在有好感的人面前出丑。因为无论你再怎么喜欢某人,如果别人不喜欢你,你也不会过分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