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父亲,您居高临下的口气并不会让我更崇敬您”

发表于2024-06-21 13:01 623 次查看 6.6评分

原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地域、环境的影响。在一些错误的信念的引导下,家庭成员之间就会产生不健康的相处模式。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普遍认为父亲的形象是威严的、需要被尊重的。可是一些心智不成熟的父亲,就会用一些不成熟的方式来获得这种威严感或者被尊重的需要。这些人惯用的方式就是,用一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语气跟孩子说话。另有心理研究报告称,越是没有本事的父亲,越喜欢用居高临下的语气跟孩子说话。

没本事的父亲什么样?

不思进取

没本事的父亲通常是不思进取的人,从骨子里就没有任何上进心。有些人尽管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但是仍然想尽一切可能多挣些钱养家糊口。但是有些人丝毫没有进取心,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什么也不想做。他们也没有多少朋友,更谈不上有人尊重他们。可是他们内心仍然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于是只能用居高临下的语气跟孩子说话,找到一点作为父亲的存在感。可是事实上,一个不思进取的父亲,连孩子都不会瞧得起他。哪怕他用何种手段,都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

缺乏责任感

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总是被人们赋予某些社会期望。对于父亲的角色而言,人们希望他们更有责任心,更懂得照顾家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可是有极少数父亲,内心毫无任何责任感,不仅无法承担起对家人的责任,甚至成为家庭的拖累。他们心智极不成熟,甚至连作为成年人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要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了。这样的人,属于典型的没本事的父亲。可是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自信,自己毫无责任感,却还要对着孩子一顿说教。好像这样就是在尽父亲的责任一样,他们其实只是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而已。

没本事的父亲,更喜欢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

无法跟同龄人相处

没有本事的父亲,通常已经无法跟同龄人相处了。因为他们内心幼稚得像个小孩子一样,没有人愿意像是哄孩子一样去照顾身边的朋友。他们无法创造符合年龄的价值,也无法获得同龄人的尊重,他们不得不试着在年龄较低的人身上寻找存在感。可是凡是了解他们的人,哪怕年龄再小也不会瞧得上他们。内心的自我优越感无法施展出来,不得不对着自己的孩子撒气。他们用居高临下的语气同孩子说话,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挽回一点点尊严。

对孩子颐指气使

在他们的逻辑中,因为自己没有多少本事,所以跟任何人大声说话都会引来别人的打骂。基于内心的安全感,他们深知对着家人发脾气是不会挨打的,因为他们从体力上来讲有一定的优势。为了挽回不知道在哪里丢失的尊严感,他们对孩子下手了。不管是孩子的学业还是生活,都要进行蛮横的干涉。哪怕孩子完全没有做错,只要不符合他们的想法也会被横加阻拦。就好像他们不做些什么事情,就连孩子都不知道怕自己一样。可是越是这样,越让孩子疏远自己。

恼羞成怒打孩子

如果干涉孩子的学习生活,仍然得不到孩子的尊重,那么没有本事的父亲就会恼羞成怒,进而打骂孩子。他们打骂孩子不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什么,他们的本意是“你必须尊重我,不要把我当成空气”。个体意识到他人对自己的忽视之后,就会产生敌意。对于一个内心敏感脆弱的父亲而言,他们显然不懂得如何化解内心的这种敌意。于是借助一些理由或者借口,释放内心对孩子的敌意。或许多年之后,父亲变得足够成熟,再来反思当年的行为,就会显得特别愧疚了。

如何面对没本事的父亲?

学会保护自己

在你还没有足够能力跟父亲沟通的时候,你要先学会保护自己。面对一个不讲理的人,想要好好沟通意味着你必须有着跟对方旗鼓相当的实力。很显然,作为孩子在父亲面前总是处于弱势的。这个时候,你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忍让父亲,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尊重和关注。学会寻求支持,一旦父亲因为毫无理由地指责而打骂自己的时候,要求助身边其他大人。跟他们沟通,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进而获得支持,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等到你真正长大之后,有了沟通实力,再来解决原生家庭的问题。

减少接触

如果情况比较糟糕,几乎到了无法保护自己的地步,那么你就要想办法离开家庭独自居住。可以选择留在学校居住,尽可能减少同父亲的接触。当然,当父亲没有机会打骂你之后,可想而知受苦的自然是母亲了。相比于孩子而言,作为成年人的母亲,显然有更多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你也就不要担心了。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是需要依靠一些外力,如果这些外力不值得依赖时,你只有学会独自长大了。当然,并非家人才是你唯一的依靠,学会交朋友,学会融入到社交中,你会获得更好的成长。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