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个性要强的人,不相信仅凭感情就可以让人喜欢

发表于2024-06-20 14:03 570 次查看 6.6评分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理解和认同的需求,这是人们潜意识的本能。想要获得他人的理解、认可、欣赏、支持,就需要个体做出一定的努力。按照简单的思维逻辑理论,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就会得到他人的喜欢、认可和支持。在一种刻板的认知模型下,人们把“足够优秀”狭隘地理解为“能力强、还得会得多”。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个性特别的要强。在他们的潜意识深处有这样一个信念:“只有我足够优秀,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喜欢,才能够配得上我喜欢的人。”

个性要强的人,经历了什么?

在婴儿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已经有了对父母的情感需要。孩子希望父母陪在身边,这是他们安全感的唯一来源。可是在成长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无法得到父母充足的陪伴时间,这就使得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经过多年的情绪积累,他们内心对父母的依赖情感无法释放,久而久之就变得不懂得表达情感了。可是内心仍然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他们不得不让自己变得特别优秀,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父母的关注。他们对自己也越来越不够自信,也越来越要强。

另一种理论认为孩子是基于自我保护才封闭了自己的情感,因为孩子无法得到父母充足的陪伴时间,内心就会产生被忽视感。这个时候孩子只有把情感通道封闭起来,才会削弱因为被忽视而产生的痛苦感受。这样的人心里是这样想的:“只要我不再需要某人,当某人不在的时候就不会感到难过”。他们的内心变得冷冰冰的,对所有人的态度就好像是在说:“我不需要任何人的陪伴”。他们的思维逻辑里,只有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喜欢。

个性要强的人,为什么不相信情感可以赢得他人的喜欢?

基于童年的失败经历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他能够有多优秀的?他们想要赢得父母的喜欢、关心和照顾,只能够通过情感上的依赖来实现。可是正如上文所讲,在他们的童年经历中,很显然已经失败了。对于内心脆弱、敏感的孩子而言,这种失败经历可能会造成很深的阴影。以至于在他们成年之后,仍然认为不能够仅凭感情就赢得他人的喜欢。另外,这一类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伤不起、输不起”。所以他们不会“自取其辱”,不会选择再次尝试一种已经失败过的方法。于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要强。

花时间浪费情感不如提升自我

个性要强的人认为,与其花时间浪费在感情上,还不如提升自我价值更加实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无非两种方式:一种是情感上的付出,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讨对方欢心。另一种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成功,更加富有。个性要强的人不会用第一种方法,因为他们偏重理性思维,以至于内心有较强的危机意识。他们觉得,如果自己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还是被拒绝或者抛弃了,那么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权衡利弊之下,倒不如提升自我价值,因为掌握的能力是不会抛弃自己的。

单纯依靠感情,让他们没有安全感

正如上文所讲,个性要强的人越努力越不自信,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他们原本认为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就可以让人喜欢自己。可是在自己变得优秀的时候,尽管身边也有人关注自己,可是没有如同自己心里想的那样喜欢自己,于是他们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他们越缺乏安全感,就越要强。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执的、刻板的思维。他们忽略了,哪怕你再优秀,如果毫无情感指向的话,也不会有人喜欢你。因为在感情中,没有人觉得自己会是被偏爱的那一个。

如何改变要强的个性?

无条件接纳自我

无论自己是平庸还是优秀,都应该无条件接纳自我。因为不管是优秀的一面,还是平庸的一面,都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如果两者无法彼此接纳,就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就好像要把身体一分为二的感觉一样,让人感到痛苦。为了不跟自己作对,就应该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多面性。如果你无法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那么你也很难接受别人不好的一面,就会对你的关系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跟自己作对其实就是变相的跟别人作对。

有指向的投入情感

的确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是能够吸引一部分人,然后呢?如果别人感受不到你内心的情感流动,自然而然就离开了。换言之,你认为只要让自己变得优秀,就能让别人喜欢自己很显然是错误的。按照你的逻辑,你不仅要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还得花时间和精力来投入感情,才能让别人喜欢你。如果感情的投入毫无指向性,别人就会觉得理所当然。就好像你给所有人分糖,不会有人特别感激你,因为人们其他人都有自己也必须有。与其这样,不如接纳自己并不优秀的一面,然后有指向的投入感情,你就会让人喜欢你了。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