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接受新事物困难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

发表于2024-06-20 10:57 655 次查看 6.6评分

有这样一类父母,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总喜欢用旧的。有的父母用了三年时间,才接纳一双新筷子。有些人会觉得这是节俭,其实这些人的行为区别于节俭。因为他们在刚拿到食物的时候不吃,非得等过了期再吃,最终引起身体不适,还要花更多的钱去看病。如此看来,这些父母的行为实在谈不上是节俭。心理学家认为,固执、刻板的父母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弱,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非常弱。他们的想法停留在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这样的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

认知刻板的父母

无法接受新事物

对于认知刻板的父母而言,他们很难接受新事物。在他们的逻辑中,所有的东西都是老的、旧的好用。他们为了逃避新事物,总是过分夸大旧事物的质量。心理学家认为,他们从某种认知上,将自己与旧事物进行连接。别人否定旧事物,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因为父母年龄大了,就好像身边的旧事物一样。如果看到孩子不喜欢旧事物,在他们看来其实就是不喜欢自己。这样的父母内心脆弱、敏感,跟孩子相处时,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久而久之,孩子同父母之间的隔阂也就越来越大。

无法接受新的观念

一种病态的维护旧观念的方法就是,极力排斥新的观念。这样的父母对世界的理解是过时的,他们停留在过去的某个时期。人的发展是这样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接纳世界的过程,需要消耗个体的时间和精力。可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当你再也无法接受新的事物、新的观念的时候,你就会极力的维护当前的事物和当前的观念。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所接收到的观念都是最新的,最符合当下时代的。可是这对父母而言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彼此相处时会感到痛苦。

刻板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让孩子感到自卑

父母总是想要改变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命令,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认知刻板的父母而言,他们的想法、信念、价值观都已经过时了,所以面对孩子的想法、信念和价值观时必然会产生冲突。对于孩子而言总是处于某种弱势,一旦发现同父母的想法、信念和价值观不同时,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在父母的否定中不断地怀疑自己,但是内心的良知却让他们坚信自己的想法和信念,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自卑,甚至难以融入到同龄人圈子里。

让孩子逐渐失去对自我的认识

父母想要的是听话的孩子,所以父母不喜欢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并且会努力改变孩子的一些个性化想法。对于认知刻板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做法会更加地变本加厉。一些原本富有朝气、活泼可爱,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在他们的教养之下都会变得死气沉沉。这样的孩子不断地压抑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些想法在刻板的父母看来是不被允许的。他们对父母产生了极大的依赖,这样让认知刻板的父母产生了对自我的价值感。可是这样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很难独自照顾自己生活,他们内心脆弱、敏感就像是永远长不大的婴儿一样。

让孩子感到痛苦

面对认知刻板的父母,让孩子感到十分的痛苦。对认知刻板的父母来说,他们维护老的事物、老的观念和想法,就好像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存在价值一样。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会感到特别的痛苦。因为这样的父母不仅拒绝了新事物、新观念,而且还拒绝了孩子的情感。对孩子而言,想要给父母买一些东西,或者教授一些新的观念,拉近彼此的感情。可是对父母而言,他们不懂得拉近彼此的感情,并且拒绝了新的事物和新的观念。他们单纯地认为,有血缘关系在亲情就存在。

面对认知刻板的父母应该怎么办?

深度沟通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父母也有自己的关切。在孩子看来无法理解的事情,对父母来说可能就是真理。因为彼此的认知存在差异,所以很难在一个水平层次沟通。所以,想要改变认知刻板的父母,就要进行深度的、多元化的沟通。对父母而言,他们接受不了一双新筷子,可能是担心新筷子不卫生。对孩子而言,这个想法是很可笑的,也很难理解父母为什么会这么想。只要通过沟通,打消父母内心的疑虑,父母也会很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同时,要明白父母也需要成长,也许给父母接受新事物的时间。

保持距离

任何关系,一旦没有了界限感存在就会出乱子。如果遇到认知刻板的父母,孩子需要做的就是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让父母过分地干涉自己生活。这种做法的前提是,孩子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并且在情感上也可以照顾自己。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才能够在不依赖他人的情况下,依然过好自己的生活。父母既然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也不愿接纳新的想法,那么就不要试图改变他们。同时也要避免被父母所改变,要坚持自我。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