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年轻人想要体面地生活,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

发表于2024-06-18 14:04 560 次查看 6.6评分

年轻人想要追求一种体面的生活,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许多人似乎误解了“体面”的含义,他们把“优越感”当做体面。其结果可想而知,他们现实生活很糟糕,却还要在人面前装作很体面的样子。有个词语形容他们很贴切,那就是“自作自受”。心理学家认为,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一些人出现了心理失衡。他们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落差,一时间无法接纳一个“不是很优秀的”自我,就会迫切渴望从外在获得心理补偿。这种心理补偿的结果,其实是以牺牲与他们并不匹配的收入为代价的。

为什么会出现心理失衡?

自我成长跟不上社会节奏

人与人在才智、勤懒等方面存在差异:聪明的人比愚钝的人成长要快一些;勤劳的人要比懒惰的人成长快一些。成长缓慢的人,就会跟不上其他人的节奏,心理出现失衡。有时候一个班的同学,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再来聚会的时候,就能够看出彼此的差距了。尤其是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彼此曾经在一个起跑线上。可是几年之后再来看,可以说是天差地别。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内心不失衡是假的。因为看到彼此的差距,所以产生了心理落差,进而导致心理失衡,这是发展过程中很常见的现象。

信息化时代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彼此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结果就是,看到跟自己同龄的人,人家生活环境如此的优越。反观自己的生活,难免就会出现失衡。嫉妒是人们潜意识的本能,人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才智方面并不比别人差。所以当人们看到同他人现实落差的时候,才会更加嫉妒别人。他们心里面是这样想的:这个人跟我年龄差不多,也都有鼻子有眼睛,凭什么他比我过得好呢?在与他人的对比中,嫉妒心强的人总是高估自己的价值。他们喜欢找一些表面上相似的一面,却否定了内在本质的区别。

年轻人如何体面的生活?

要懂得尊重自己

不仅要尊重自己的身体,还要尊重自己的情绪。尊重自己就是要接纳自己,就好像你摸到一副不是很好的牌。就算是这副牌再烂,你也要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尊重自己就是爱护自己,就是要无条件地爱自己。无论自己是优秀还是平庸,无论自己是健康还是疾病,都要好好照顾自己。照顾好自己,就是不要跟自己作对,不要用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尊重自己就是要看得起自己,就是不要做一些堕落的事情。懂得自重身份,就会拒绝一些伤害自己的东西。

开支要有节度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在现实中一点都不夸张。年轻人想要过体面的生活,就要做到开支有节度。如果年轻人陷入了盲目的追求优越感中,就会面临十分窘迫的处境。无论是衣服还是鞋子,只需要干净、得体就可以了。吃东西也要有节制,只要干净、卫生,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如果身边的人都在盲目的攀比,你不要掺和进去,只需要在一边默默旁观就可以了。如果一个社交圈,不能够带给你丝毫价值,反而让你盲目的消费,那么你就要远离这样的圈子。

保持同他人的界限感

年轻人要想体面的生活,要学会宠辱不惊。想要做到宠辱不惊,就应该学会同他人保持一种界限。无论别人是赞美你,还是嘲笑你,你都不要太放在心上。别人赞美你不要当真,礼貌地回应一下就可以了。别人嘲笑你不要去回应他,也不要故意躲开他,就要把对方当做空气一样。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强大的内在力量。培养强大的内在力量,需要无条件信任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所有一面。当你做到宠辱不惊的时候,也是你最为自信的时候。你的自信不是自恋,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觉。

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年轻人想要体面的生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很重要。年轻人内心之所以很浮躁,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当看到别人在这方面有了成就之后,他们也在这方面动了心思。可是没过几天,看到另外一个人在其他方面有了成就,于是心思又动了。他们总是这样心猿意马,什么都想做好,到最后什么都没做好。明白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你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人们对有秩序的事物,会肃然起敬。当你懂得自律的时候,别人也就会更加尊重你。

给年轻人的一些忠告

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要陷入盲目的攀比之中,这是一种内耗式社交。内耗式社交的结果就是,你一点价值得到,反而白白地损耗了精力和财力。内耗式社交对认知是一种消耗,对情感是一种消耗,对财力同样是一种消耗。年轻人需要做的是积累,而绝不是消耗。正所谓厚积薄发,年轻人要沉住气。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价值,才能够有资格迎接未来。不要意气用事,过个五年、十年再来看,到底谁过得更加体面。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