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一个人未来的5种命运,取决于他面对困境的5种态度

发表于2024-06-17 11:38 526 次查看 6.6评分

一个人对困境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他未来的命运和前途。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命运,正是由于每个人对命运本身的不同理解造成的。有些人认为命运不可改变,所以总是以被动的、消极的方式面对生活;有些人觉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能够以主动的、积极的方式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按照认知心理学派理论,对于命运和前途的理解构成了一个人的认知和信念,一个人的认知和信念决定了他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他未来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取决于他自己的理解。

一个人的心态,是如何影响命运的?

人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是确定的,但是在另外的一定程度上又是开放的。人的命运的确定性来自于个体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所掌握的资源多少;人的命运的开放性来自于个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个体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镇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他们的认知水平、文化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所掌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他们自己要在小镇的工厂里上班,他们的孩子也要在这里上班,甚至他们的孙子也要在这里上班。这就是人的命运,具有一定的确定性。

通过教育的方式,让生活在小镇的人离开小镇。在认知水平、文化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也不再甘心生活在小镇上,通过自己的能力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人的命运,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让自己过上符合自己能力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一个人不管是对生活的态度,还是对困境的态度,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未来的命运走向。

面对困境时的5种心态,以及对应的5种命运

逃避(情绪导向)

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如果选择逃避的方式来应对,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是一事无成。通常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失败过一两次的人仍然会重新振作起来面对挑战。可是如果内心敏感、脆弱的人,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败之后,就没有信心、没有勇气再次迎接挑战了。他们不敢直面问题,于是选择逃避挫折和困境。其结果就是,他们无法执行任何能产生价值的行为,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照顾好。他们在消极的信念之下,几乎再也不会有翻身的机会了。

鲁莽和冲动(行为导向)

当一个人陷入困境的时候,会体验到极大的挫败感。很显然这种感受是痛苦的,就会有一些人迫切想要离开困境。就好像不会水的人,抓住一根稻草求生一样。他们的行为是鲁莽的、是冲动的,他们的命运也会一败涂地。原本陷入困境的他们,可能并没有多么糟糕。只是因为身处困境之中,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处境,所以会感到痛苦、害怕、焦虑,迫切想要逃离。可是他们丝毫没有反思和有建设性的行动,导致他们陷入更糟糕的处境中。

理性、忍耐(问题导向)

当个体陷入困境中的时候,有这样一类人会表现得十分理性。他们也想要离开困境,但是并不会那么的鲁莽和冲动。他们把注意力放在问题本身,试图分析其中的逻辑,找到突破口。他们会针对问题本身来寻找解决方案,比如说会提升相应的能力,或者寻找相应的朋友来帮助自己。他们可能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花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我,直到自己具备了能力之后再来克服这个问题。他们具有很强的忍耐力,可以接受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所引发的内在焦虑。

勇气和魄力(结果导向)

当个体陷入困境中的时候,有些人会凭借自己的勇气和魄力,通过迂回的方式得到某一目的。区别于理性的人,他们不会把精力放在问题本身,而是放在结果上。当他们发现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不会花力气来打通这条路,而是寻找另外的捷径。他们需要勇气和魄力,去尝试别人从未尝试的方式。他们也要承担一些失败的结果,所以他们必然需要小心谨慎。这样的人未来命运会小有所成,因为他们不会过于鲁莽,也不会过于理性。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不仅走出困境而且取得了一定成就。

韬光养晦(自我导向)

当我们面对困境时,还有另外一种人通过韬光养晦的方式摆脱困境,并且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他们不是以情绪为导向,不是以行为为导向,不是以问题为导向,也不是以结果为导向,而是以自我为导向。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通常是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败事件。一个人之所以在一件事上遭遇一连串失败,说明他可能并不是做这个的材料。这类人会通过韬光养晦的方式,重新认识自我。他们可能会重新制定发展的方向,并且一切从头开始。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加重要。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