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在许多人看来,并不是一个好听的词汇。甚至别有用心的人,用缺爱这个词故意伤害别人。内心之所以缺爱,是因为在童年时期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嘲讽别人的遭遇,是一种很没有教养的事情。对于内心缺爱的人来讲,他们本身遭受过伤害,还要承受别人的嘲讽,内心就会特别的受伤。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内心缺爱的人总是不断地承受各种误解和伤害。在这种环境之下,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要强。他们收到礼物不是感到惊喜,反而在盘算着怎么回报。
缺爱的人的内心世界
别人关心自己会感到压力
内心缺爱的人接受不了别人的关心,因为他们会感到很大的压力。别人跟自己联系稍微频繁,都会引发他们内心的不安。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单纯的认为别人不应该对自己这么好。如果别人对自己的好,单纯的体现在物质层面,那么他们会在第一时间以相同的方式报答对方。这种有形的关心,可以通过回报让他们心安理得一些。让他们感到手足无措的是无形的关心,包括对自己嘘寒问暖,关心自己的生活。这些无形的关心,让他们觉得压力山大,因为他们不愿意以相同的方式关心别人。
收到礼物总想着回报
内心缺爱的人在面对无形的关心时,内心是不安的,是充满压力的。当他们面对有形的关心时,就会盘算着怎么回报对方。当他们收到好朋友的礼物的时候,心里面不是开心、喜悦、幸福,而是想着以何种方式报答对方。他们的注意力不在礼物本身,而是礼物背后的动机。内心缺爱的人因为敏感,所以总是把问题想得复杂。别人对自己好,他们觉得别人一定怀有什么目的。哪怕别人没有什么坏心思,可能只是因为喜欢他们,都会让他们觉得不舒服。他们不想被人伤害,也不想被他人的期望所束缚。
不主动求助任何人
内心缺爱的人,从来不会主动求助别人。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只要求助别人无异于承认自己能力的缺失。承认自己能力缺失,会让他们失去自我价值感。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一种有条件的自尊。也就是只有展示自己有能力的一面,才能够感受到自尊。求助他人会很没面子,是很伤自尊的行为。他们没有得到过别人无条件的爱,所以也无法接纳自己的弱点。他们不知道,哪怕是自己的弱点,也应该学会接纳。别人爱他们,从来只爱他们的优点,这让他们不敢暴露自己的缺点。
缺爱的人想不通的问题
我的存在价值是什么?
对于缺爱的人而言,他们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病态行为,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想不通。首先来说,缺爱的人总是在怀疑自我的存在价值。他们因为很少甚至没有得到过别人的关心,所以成长过程中充斥着被忽视感。这种被忽视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可能是一个多余的人。他们想不通自己的存在价值,每当别人对自己好的时候,他们都会惴惴不安,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对自己好。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些想法是不对的,可是却丝毫想不通自己哪里值得别人关心。
有人会真心对自己好吗?
在缺爱的人的经历中,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真心对自己好的人。他们的这种经历,让他们产生了一个错误的信念:没有人会真心对自己好。在这种信念之下,他们对任何人的态度都是冷漠的。在他们看来,早就预先断定别人不会对自己好,所以也并不会对其他人好。可是人的相处是相互的,他们对别人不好,别人自然也不会对他们好。在行为确证心理作用下,他们似乎验证了自己的信念:好像真的没有人对自己好。其实,是他们没对别人好在先,其次才是别人没对他们好。
如何改变缺爱的心理?
提升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努力工作是一种价值,乐于助人是一种价值,分享自己的快乐也是一种价值。不要小看自己,也没必要非得通过成功来证明自己。首先要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结合自身的能力来实现自我价值;其次要学会帮助他人。一个人的存在感体现在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上面:只要你的存在给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那么你就是有价值的。最后要无条件的爱自己、尊重自己。无论自己聪明还是愚钝,都要无条件的爱自己。
相信会有人对自己好
不要以过去的经验来轻易给任何人下结论,要以全新的认知对待每个人。别人对你好,本身体现了你的存在价值,不需要你任何回报。你的回报,反而给对方带来了压力。学会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好,其实就是在认可自己、接纳自己的价值。可能会有人别有所图,但是你要分析别人对你好的动机,因为这些动机并非全然是坏的。别人对你好,可能是希望你在关键时刻支持对方。要允许别人从自己身上得到好处,这样才能够体现你的价值感和存在感,而不是一味地将自己孤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