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害怕走廊里遇到熟人,来看看你的社恐等级吧!

发表于2024-06-06 11:46 646 次查看 6.6评分

除了心理学家之外,似乎只有社恐人格才能够理解社恐人格的处境。不管是谁找他们,都会让他们感到紧张。社恐型人格与偏执型人格是截然相反的两类人:前者将敌意指向自己,认为自己总是给人添麻烦,所以趋向于社交抑制;后者将敌意指向他人,认为所有人都不怀好意,所以将自己封闭在舒适区里。社恐人格对他人没有坏心思,反而对自己过分的批评,认为自己不配成为别人的朋友。他们对批评以及情绪压力易感,稍微遭受挫折就会特别伤心、难过。

社恐等级

一、害怕遇到熟人

社恐人格很害怕遇到熟人,包括但不限于走廊里遇到熟人,商场里遇到熟人,旅行时遇到熟人。你理解的社恐人格可能整天宅在家里,事实上社恐人格很喜欢旅行,而且很喜欢搬家。他们的内在动机就是,逃离熟悉的环境。原本带着好心情去旅行,可是一旦遇到熟人,那么他们的整个心思都不在旅行了。当他们在走廊里遇到熟人的时候,就会显得很尴尬,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打招呼。通常情况下他们喜欢低着头,将自己埋在内心世界里。他们对熟悉的东西,总是如此排斥。

二、害怕聚会

社恐人格很害怕聚会,包括但不限于同学聚会、亲戚聚会、同事聚会。同时需要考虑聚会的规模,人数越多的聚会越让他们感到担忧。一般而言,人数较少的聚会可以勉强参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参与。对他们来说,一方面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另一方面害怕自己被忽视和怠慢。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但是却是他们内心的真实状态。他们的社交状态是,可以跟完全的陌生人交往,也可以跟完全熟悉的人交往,就是害怕跟半生不熟的人交往。所以他们想要交到朋友,需要度过一个艰难的慢热期。

三、有人敲门

社恐人格害怕有人敲门,这也是他们频繁搬家的原因。其实,社恐人格有一个丰富的、稳定的、自足的内心世界,不太需要同他人建立联系。大部分时间里,社恐人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他们来说,他们生活的房间就是最安全的、最可靠的、最稳定的舒适区。可是一旦有人敲门,就相当于有人闯入了他们的世界里,这是让他们感到紧张的原因。社恐人格对自己的评价较低,总觉得自己会给别人添麻烦,所以也不愿意过多地打扰别人。同样的道理,他们自己也不希望被别人打扰。

四、有来电

社恐人格对所有来电都感到紧张,所以有些社恐人格拒绝一切来电。当然也会有例外,那就是他们能够明确来电目的的情况下,也会接电话,比如外卖来电、快递来电等等。对他们来说,一个不确定的情境让他们感到紧张和不安。别人给你打电话,你不知道对方要找你干什么,你就会因此感到紧张。从这一点来看,社恐人格需要待在一个几乎可以确定的环境下生活。这意味着,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弱,遇到风吹草动就会感到压力。跟这样的人交往,有什么事儿根本找不到他们。

五、别人发的信息

对于社恐人格来说,手机里攒了十几条未回复的信息是很正常的。他们不喜欢立刻给人回复信息,总是需要过几天才会回复。尤其是没有明确目的的信息,基本上是不会回复的。在社恐人格的认知中,别人找自己可能有事儿,而自己可能帮不上忙,也不知道怎么拒绝,所以干脆不回复信息。当然,他们会在某个时间里,集中回复这些信息。他们需要一个心理建设期,鼓励自己去回复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能够鼓起勇气回复别人的信息,这可算是迈出了一大步。

如何走出社恐?

接纳现实

社恐人格有着自足的精神世界,想要改变不是很容易。一方面他们并没有影响别人,另一方面他们也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这就是社恐人格的问题所在。可是试着认识自我,将内在的需求释放出来。不要压抑你的想法和需求,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因为社恐人格为了避免同他人产生过多的联系,所以在极力压抑内心的需求。只要将这种需求释放出来,自然就能够驱使他们回归社交了。比如建立亲密关系,遇到心爱的人,追求内心的爱和归属,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接纳现实。

学会信任

社恐人格想要走出来,要学会信任他人、信任自己。信任他人是要相信别人不会故意为难自己;信任自己就是要相信自己可以保护自己。社恐人格很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别人,但是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会让他们感到为难。但是他们的性格不懂得拒绝,所以干脆排斥社交。学会信任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追求内心所爱而准备的。亲密关系的建立,是以信任为基础的。没有信任,亲密关系就会随时破裂。要大胆一点,要鼓起勇气,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因为你可以保护自己,可以拒绝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