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价值感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之上。当别人给他们肯定的评价时,才会感到自我存在价值;当别人稍微批评他们,就会导致其自我存在的价值激素衰竭。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充满气的气球,稍微一撒手就会急速衰竭。人们通常把这类人称之为玻璃心,跟这类人相处总是要小心翼翼,因为稍微不注意就会伤害到他们。跟这类人相处久了,就会感到特别心累。从心理学角度讲,并不能说他们有什么人格障碍,只能说缺乏阅历。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太少,所以内心很脆弱。
价值感急速衰竭的表现
特别委屈、难受
哪怕受到轻微的批评,也会导致内心特别的委屈、难受,甚至是情绪崩溃。先是拒绝对方的批评和指责,然后开始生气、埋怨,认为对方不应该这么说自己。在他们的认知中,我把你当成朋友,你是我值得信任的人,你不应该批评我,而是应该跟我站在一起。之后开始自责、愧疚,觉得好像自己做错了,因此才会被对方指责和批评。最后开始担心、懊恼,害怕自己被对方抛弃,害怕自己陷入孤独的处境中。种种复杂情绪,在内心深处此起彼伏,无休无止。
瞬间失去兴致
受到批评之后,会瞬间失去兴致。无论正在做什么事情,无论马上要做什么事情,只要受到别人批评,他们就会瞬间失去动力和热情。就在这一刻,他们觉得做什么都不值得了。比如,当他们在吃饭的时候受到批评,手里的饭菜突然就不香了;在学习的时候受到批评,瞬间没有信心继续学习了;工作的时候受到批评,瞬间失去动力,不知道继续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瞬间失去兴致,是价值感衰竭最典型的表现。当你被人批评后,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说明你是一个自我价值感稳定的人。
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正如上文所言,受到批评的人一开始是拒绝和否认的心理,然后就是生气和抱怨对方。如果还是没有得到对方正面回应,就会陷入到失落之中,不断地自我怀疑。他们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毫无价值,怀疑自己为什么总是把事情搞砸,怀疑自己会不会被抛弃,怀疑自己会遭受进一步的批评和指责。原本问题并不大,在他们的自我怀疑之中不断的泛化,最后的结果就是对自己全盘否定。他们缺少内心的核心价值以及核心信念,这些东西是不因外人的评价而改变的东西。
迫切想再次证明自己
价值感急速衰竭,就好像是泄了气的气球一样,想要再次充满气。在自我怀疑之后,个体会产生一个担忧:“被他人抛弃”。他们的这些想法,来源于对他人的过度依赖。在他们的核心信念中,一旦离开别人就无法生活了。在这个信念之下,他们迫切需要再次证明自己,再次赢得别人的认可。当然,他们实际能做的事情很少,主要手段就是讨好对方。不管别人说得对不对,他们都无条件地接纳,甚至将其奉为圭臬。他们固执地认为,只要满足对方的期待,就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怎么改变这种心理呢?
明白自己的这种情况
如果你发现自己跟上面的表现是一样的,说明你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你内心因为害怕被人抛弃,所以总是一味地讨好别人。你的一切开心、喜悦、快乐、满足的体验,都建立在别人的认可、接纳、赞美之下。知道自己的这种情况,是改变的基础。你的核心信念是,离开别人无法一个人生活。你要打破这种错误的信念,你要清楚地明白,不管谁离开你,都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逐渐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包括生活上的依赖,以及情感上的依赖。
明白什么是价值
要想改变这种心理,就要明白什么是价值。具有价值的事物,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张50块的钱,不管你怎么践踏它,它的价值是不会改变的。人的价值同样如此,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你,你的价值是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的。不管别人是赞美你还是贬低你,你的价值不会因此提升或者下降。这就要求你,要有核心价值观。要心存善意,对人真诚,努力学习和工作。要积极地改变自我,接纳新事物。这些都是雷打不动的价值,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消失。
接纳自我价值
人与人的价值是相对而言的,有些人的能力超群,创造的价值的确很高,但是并不代表你是没有价值的。就好像有两张钱,一张50块,另一张100块,你能说这张50的毫无价值吗?接纳自我的价值,就是要接纳自己的极限价值。你发挥极限可能也就创造这些价值,但是你彻底实现了自我,这就是有价值的。别人可能轻轻松松就超越了你的价值,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改变你的价值。要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好,也要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不好。
总而言之,建立内在稳定的、核心价值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做到宠辱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