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四者之中,唯有生病最麻烦,尤其是古代,医疗条件有所欠缺,就医多用中医疗法,药物自然也是用中药了。不知从哪里听到一句话,“万物皆可中药”。事实上这话尽管有些绝对,但仔细一想似乎找不到反驳的话来。今天我们也来了解下一味中药“川芎”,它具体指啥,有啥功用,而且“川芎”的“芎”字到底该怎么读,它既不读gōng,也不读qióng,正确读音呢。
一、“芎”的字形演变
“芎”属于形声字,上形下声,有“艹”和“弓”两部分组成。“艹”表形,表意,指“芎”与植物有关。最初字形中,甲骨文形似两株草,小篆时演变为类似两个椭圆形的“屮”字,最后作偏旁,成了“艹”。“弓”字的甲骨文中,形似一张左边为弓背,右边为弓弦的弓,金文时只有弓弦,小篆字体中弓弦逐步弯曲,形成了早期“弓”的形状,然后再次演化简化,字体变方正,就成了楷体“弓”了。如此一来,结合“艹”和“弓”的演变过程,整个“芎”也就完成从小篆到楷体字的变化过程了。
二、何为“川芎”,有何功效?
“川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四川和云南两省分布较广,别名有芎藭、香果等。整体形状似一把羽伞,茎细小呈中空的圆柱直立形,表面有纵向分布的沟纹,叶子似锯齿状的剑形,椭圆形果实。地下的根茎呈不整齐的结节状拳形团块,晒干后可入药。“川芎”一般用于治疗活血祛瘀、祛风止痛等方面,比如产后瘀阻块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状。
三、“芎”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
1.兰芎围绝嶂
《瞻兰芎山》
[宋]赵友直
兰芎围绝嶂,图画望中悬。
几度令人慕,登临学葛仙。
兰芎,指兰芎山。绝嶂,险峻的重峦叠嶂。葛仙,指东晋葛洪。全诗大意为:“兰芎山被险峻的重峦叠嶂包围着,仿佛多了一道屏障。远远望去,仿佛一幅优美的画卷悬挂在空中。山中美景多次让人羡慕,登临时想学东晋葛洪仙人那样漫游和隐居此山。”本诗作者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南宋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全诗通过描写山中景色和抒发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兰芎山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的隐居之意。
2.芎苗嚼最香
《药溪》
[南宋]张镃
野药随宜种,芎苗嚼最香。
屐痕休厌数,桤树逐溪长。
芎苗,中药材川芎苗。屐痕,木屐的痕迹。全诗大意:“野药材在田间随意种植,嚼着芎苗做成的美食香味十足。不要厌烦地数着木屐在田间地头留下的痕迹,远处沿着溪边,到处都有桤树茁壮生长着。”本诗作者张镃,字功甫,号约斋居士,宋代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善画竹石古木,也工于书法,代表作《仕学规范》、《南湖集》。诗人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宁静平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川芎”该怎么读?
正确读音:chuān xiōng
同音字:穿 胸
芎部首:艹
芎结构:上下结构
五、结语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中药医学,源远流长。汉字如中药,中药调理身体,医治人的肉身;文字治愈精神,医治人的灵魂。身在华夏,唯有身体和灵魂,皆在路上,而且达到和谐统一,才能让人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