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豌豆,又称大巢菜、野菜豆,有清热利湿、补肾调经、祛痰止咳等功效。

发表于2024-06-01 09:28 567 次查看 6.6评分

豌豆相信大家都吃过,它是常见的一种日常蔬菜,主要吃它的豆子,用来炒肉末或者打肉汤非常的好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在野外还有一种和它长得极为相似的植物。不过它结出来的豆子就要比豌豆小了很多,这种植物就是野豌豆。野豌豆在农村很常见,每当春冬季节,这种植物就开始疯长,有时候农民朋友还会采摘它的嫩苗来当野菜吃。

野豌豆,又称薇,最早记载于《诗经》一书中。其中提到的,山有蕨薇,非水草也,里面的薇说的就是如今的野豌豆。野豌豆又称大巢菜、野菜豆、救荒野豌豆、野麻碗、野绿豆。它是豆科、野豌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豌豆属于亲戚,同属豆科植物。不同的是豌豆是豌豆属植物,而野豌豆属于野豌豆属植物,还是有区别的。

野豌豆其根茎匍匐,茎柔细斜升或攀援,具棱,细看有绒毛。野豌豆的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呈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叶轴顶端还有类似于丝瓜或者黄瓜状的卷须。野豌豆它的花期在春季,3月份到4月份左右。总状花序,2朵-6朵腋生,萼钟状,呈深紫色。它的果期在夏季,5月份到6月份左右,结扁平状线形荚果,里面有扁球形的种子,呈棕色带有斑点。

总状花序腋生;花1-2朵,花梗短,有黄色流短毛;花冠深紫色或玫红色;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渐尖,有白色疏短毛;旗瓣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爪;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短,柱头头状,花柱先端背部有淡黄色髯毛。荚果线形,扁平,长2.5-4.5cm,近无毛,成熟时棕色。种子圆球形,棕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在明朝《救荒本草》中记载:“野豌豆,生田野中。苗初就地拖秧而生,后分生茎叉。苗长二尺余,叶似胡豆叶稍大,又似苜蓿叶亦大。开淡紫花,结角似家豌豆角,但秕小,味苦”,描述的就是咱们今天本文讲的野豌豆。目前这种植物在亚洲多个国家均有分布,我国则主要分布西南地区。常见于山脚草地或者路旁,是农村比较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

野豌豆可是个好东西,可以说全身都是宝,它主要有4大作用,价值非常高。如果农民朋友在野外遇到野豌豆,不妨将它带回家,用处多多。

第一、野豌豆的嫩苗是非常优质的野菜

野豌豆虽然带了个野字,但是它其实是和豌豆一样是可以食用的。特别是它的嫩苗以及它的嫩荚果更是非常优质的野菜,开水烫熟之后可以凉拌也可以直接清炒或者炒肉吃,味道鲜嫩可口。野豌豆它除了嫩茎叶可以食用之外,其实它的豆子也是可以食用的。吃法和豌豆吃法一样,可以拿来煮粥或者磨成粉制作面条以及面点食用。

明朝《救荒本草》中就有记载:“救饥,采角煮食,或收取豆煮食,或磨面制造食用与家豆同”。

第二、野豌豆是非常优质的牧草

野豌豆除了可以吃之外,其实它还是非常优质的牧草。猪、牛羊都爱吃。小的时候家里养猪,需要扯猪草,春天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扯野豌豆。因为野豌豆是丛生,很容易就将篮子扯满。

第三、野豌豆叶、花、果可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野豌豆药食兼用,它的嫩苗和嫩荚果不仅是优质的时令野蔬,而且它的叶、花、果还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有清热利湿、和血祛瘀、补肾调经、祛痰止咳之功。在《四川中药志》中就有记载:“野豌豆生血,治肾虚遗精,腰痛,湿热黄肿”。此外在《草木便方》中亦有记载:“野豌豆活血、破血、止血、生肌”,可见野豌豆其价值之高。

第四、野豌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野豌豆除了可以食用、入药之外,其实它还是一种优质的观景植物。野豌豆植株秀美,而且花色艳丽,在很多的公园或者城市的内部河道沿岸的风光带中都能发现它的身影。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