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很多人都听说过,特别是在农村长大的70、80、90后对它更是耳熟能详。小的时候经常会采摘它来当零食吃,特别是霜降之后的金樱子更是甘甜如蜜,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吃这种野果子。不过大家在采摘它的时候千万要小心,因为金樱子全身有尖刺,如果空手采摘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它刺伤。特别是它的刺又尖又细,扎入皮肤很难拔出来了。
其实像这样全身长满刺的野果,除了金樱子,还有一种野果和它有点相似,这种野果就是刺梨了。不同的是金樱子成熟之后是金黄色的,而刺梨却是黄色。其次外形也有略微的区别,金樱子看起来像个罐子,而刺梨却是扁球状,还是很容易区分两种之间的区别的。
刺梨,因其果实成熟之后有刺且酷似棠梨,故谓之刺梨。刺梨学名叫缫(sao)丝花,因其开花时正处煮茧缫丝的时候,故名缫丝花。这里的煮茧缫丝顾名思义就是将给蚕茧抽丝,抽丝有个步骤叫煮茧,大概是在每年小满的时候,也就是5月中旬。换句话说刺梨它是5月份左右开花,它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
刺梨又称团糖二、文光果、油刺果、送春归、茨梨,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和金樱子是亲姐妹。这种植物植株高1米左右,多分枝,全株均有短刺。其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有柄,呈椭圆形或长圆形,有锯齿。它的果期在5月到7月左右,花单生于小枝顶端,呈淡红或粉红色,嗅之有香味。刺梨的果期在秋季,8月到10月份左右,结扁球形的果实,果实有小刺。果实未成熟时绿色,成熟之后为黄色,内部有坚硬的瘦果,呈卵圆形。
在《宦游笔记》中就有记载:“刺梨,形如棠梨,多芒刺,不可触。渍其汁,同蜜煎之,可作膏,正不减于楂梨也。花于夏,实于秋。花有单瓣重台之别,名为送春归”,描述的就是咱们本文所讲的刺梨。刺梨目前在我国多省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两湖、云贵川以及陕、甘地区,常见于向阳的山坡或者灌木丛中。
刺梨在农村虽然是一种常见的野果,但是它的价值却是非常高的,可以说全身都是宝。它有4大作用,农民朋友要了解。如果在山上遇到成熟的刺梨,那么一定要将它采摘回家,用处多多。
第一、刺梨可以当水果吃
刺梨成熟之后是可以食用的,吃法和金樱子一样,去掉外层小刺以及内部籽毛,即可食用,味道甘甜。不过刺梨和金樱子一样,不化渣,只能嚼食,吸取水分之后需要吐掉残渣。当然它除了可以直接吃之外,还可以用来煮粥、泡茶等等。
第二、刺梨可以泡酒
刺梨除了可以直接吃之外,它还可以用来泡酒。将新鲜的刺梨洗干净去除小刺以及内部籽毛之后即可倒入高白。按照1比1的比例进行泡制,1斤的刺梨,加入1斤的高白,在用罐子密封好,3个月之后即可饮用。刺梨酒可是个好东西,常喝有降低血糖、延缓衰老、开胃消食之功。
第三、刺梨可以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刺梨药食兼用,它不仅可以鲜食、可以泡酒,事实上它还是民间常用的中药材。其花、叶、果、子均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之功。在《贵州民间方药集》中就有记载:“刺梨健胃,消食积饱胀,并滋补强壮”。此外在《四川中药志中》亦有记载:“刺梨解暑,消食”,可见刺梨其药用价值之高。
第四、刺梨可以深加工,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刺梨全身都是宝,它除了以上3大作用之外,还可以进行深加工。例如、刺梨果汁、刺梨饮料、刺梨果酱、刺梨果脯、刺梨酿酒等等,是很高的经济价值。最重要的是刺梨营养价值也非常的高,它的维生素含量位列诸多水果前列。
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刺梨的维生素含量是柑橘的120倍,是蔬菜的150倍,是名副其实的“维C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