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并非种植面积广泛的蔬菜之一,属于富含营养的特色蔬菜,秋葵的主要食用部分是嫩荚,富含丰富的纤维、蛋白质、维生素C、果胶和多种矿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所以关注健康的人们特别喜欢食用秋葵,近年来种植秋葵的爱好者也越来越多。
秋葵是一种非常适合在家中种植的蔬菜,首要的是秋葵不太适合储存,最适合新鲜采摘后立即食用;其次,秋葵果荚容易纤维化,自种自采可以更好地保证其品质;最后,秋葵的种植方法简单,产量丰富,种植几株就足够食用了。
许多朋友对种植秋葵感到困惑,主要是因为接触较少,对秋葵的特性了解不深,不清楚它是喜温还是耐寒,如何施肥浇水,种植密度应该如何,是否需要授粉和整枝打枝等,我们愿意与大家分享我们的种植经验,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喜欢春天的朋友们可以尝试种植几棵秋葵。
让我们探究一下秋葵的生长特点
(一)秋葵是怎样的蔬菜
秋葵是属于锦葵科的一种蔬菜,外观类似于棉花,因为棉花也是锦葵科中的一种作物,它们属于同一科,秋葵植株高大,可以长到两米以上。
树枝上长着叶柄很长的大叶子,叶腋间长着羊角形的嫩荚,因此秋葵也被称为羊角椒。秋葵的树枝不断生长,随之不断长出嫩荚,可以持续采摘,直到植株枯萎。
(二)秋葵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秋葵是一种喜欢温暖气候的蔬菜,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0℃,种子发芽所需的适宜温度也是在25~30℃之间,只有当地温达到15℃以上时,种子才会发芽。
此外秋葵还能够耐受高温,即使在夏季气温超过35℃时,秋葵的生长也不会受到影响,依然能够正常开花结果。
秋葵的根系十分发达,具有较强的吸水吸氧能力,因此它相对耐旱,但不耐涝,在降雨较多的地区种植秋葵时,需要注意排水和灌溉。
秋葵植株高大,对养分的需求较大,既需要氮肥来促进生长,也需要磷钾肥来促进开花结果,秋葵喜欢充足的阳光,缺乏阳光会导致植株长势过旺,而在多雨的年份,秋葵的结果也会受到影响。
秋葵什么时候种,怎么浇水施肥
(一)种植时间
秋葵的种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播种,另一种是先育苗再移栽,选择直接播种的话,北方地区可以在4月中下旬,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播种。
为了让秋葵更快地出苗,可以在播种时覆盖地膜,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温保湿,当秋葵出苗时不要立即揭开地膜,而是刺破地膜让秋葵自行生长,这样地膜还能继续发挥保温保湿的作用。
秋葵的植株体积较大,育苗需要使用富含营养的容器,育苗盘对它来说太过狭小,在4月初可以在室内或者搭建简易小拱棚进行播种,大约一个月后,幼苗长出三四片真叶时,大约在5月中下旬就可以将其移植到田间。
在雨水较多的地区,最好在起垄后进行移植,行距约为60厘米,株距约为50厘米左右,秋葵可以跨越夏季,一直生长到9月下旬,在寒露之前,植株会逐渐枯死。
(二)浇水施肥
秋葵的生长势强劲,果实也丰硕,生长过程中需大量的水肥,在生长初期需要充足的氮肥,以促进植株茁壮生长,待开花结果后再施入磷钾肥,有助于促进开花和结果。
秋葵是一种连续结果的蔬菜,因此除了施足有机肥作为基肥外,还需要在生长过程中持续追加肥料。
秋葵种植完成后需充分浇透定植水,然后停止浇水,进行揭苗,待开始结果后再进行浇水施肥。
保持浇水后土壤湿润,夏季雨水稀少时每7-10天浇水一次,若降雨较多,则可大幅减少浇水频率。
秋葵的种植量相对较少,为了避免肥料的浪费,通常不会广撒施肥,而是选择局部施肥,可以使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进行追加施肥,每亩300公斤的有机肥和每亩20公斤的氮磷钾复合肥。
每次浇水时都要适量添加肥料,在结荚初期交替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而在结荚盛期则每次都追加复合肥,在秋葵生长的中后期,应该喷施叶面肥,以延缓植株的衰老,促进持续结荚的过程。
秋葵的整枝工作相对简单,如果土壤贫瘠,植株生长较小,可以选择不进行整枝或者轻微修剪,而如果土壤富饶,秋葵会生长得更加茂盛,为了促进侧枝的生长和增加果荚的数量,可以在植株长到五六十厘米高时进行掐顶,保留4~8条侧枝来结果实。
在秋葵生长的中后期,可以清除底部的叶子和一些不结果的枝条,以减少养分的消耗,并且有利于田间通风和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