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还记得茅草苞、透明的小萝卜(酢浆草的地下根茎)、树莓吗?其实像这种自带童年回忆的小零食还有很多,例如地黄,我们小的时候就喜欢采摘它的花来撮,里面有甜甜的蜜,让人印象深刻。事实上撮地黄花,这种行为自古以来都有,在清朝《植物名实图考》中就有记载:“小儿摘花(地黄花)食之,诧曰蜜罐”。当时人们还贴切的给地黄取名甜酒壶、蜜糖罐。
而大人则会采挖它的地下根部去换钱补贴家用,这种植物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是民间一种非常传统的本草。地黄,在我的老家叫小鸡喝酒,以前不懂,长大之后明白了。其实就是因为地黄的花非常像喝醉了酒的鸡,低着头。也有的地方叫它狗奶子、婆婆奶,这是因为地黄的花非常像动物的乳头,真的非常的形象。
地黄的别名有很多,除了以上这几种俗名之外,在有的地方也叫地髓、野地黄、酒壶花、山烟根。它是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以前在农村很常见,成片的生长,现在随着环境的变化,地黄也越来越少见了。地黄其根肉质,呈黄色,其名叫地黄,其实就是因为它的地下根茎呈黄色而得名的。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发育不良的红薯,细长细长的。
地黄叶多生于基部,呈莲座状,整体有点像农村常见的车前草。不过车前草都是光滑无毛,而地黄全株均有密生的白色长绒毛,看起来毛茸茸的。茎生叶互生,呈卵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地黄的花果期在春末夏初,每年4月份到6月份左右,开长筒状的花,花紫色或成紫红色,蒴果卵形。
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地黄其苗初生时贴地,叶如山白菜而有毛无光泽,叶面为深青色。又似小芥叶却要厚实些,不分丫杈。叶中撺茎,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红黄色。结的果实如小麦粒,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呈赤黄色,晒干后成黑色。生食有土气味,俗称它的苗为婆婆奶”,描述的就是咱们今天所讲的地黄了。目前这种植物在我国大部分的省份均有分布,其中又以河南省怀庆地区产的地黄品质为最佳。
地黄全身都是宝,它的价值不得了,有4大作用,价值非常的高。农民朋友如果在野外遇到它,那么一定要将它采摘回家,用处多多。
第一、地黄可以当蔬菜食用
很多人只知道撮地黄花的花蜜,其实地黄的地下块茎它是可以食用的。在古代物资匮乏,穷苦的人家就会采摘这种植物的地下块茎来炒菜吃,或腌制成咸菜或煲汤。
第二、地黄可以入药,药用价值极高
地黄药食两用,它不仅可以当蔬菜吃,其地下根茎还是我国非常传统的一种中药材。其入药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地黄的记载,并将其列为上品,与人参、枸杞并类,可见其药用价值之高。
地黄又分为鲜地黄、干地黄,所谓鲜地黄顾名思义就是新鲜的地黄,而干地黄则是指经过炮制之后的地黄。
它可是个宝贝,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功。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地黄其味甘、性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大家耳熟能详的六味地黄丸,其实就是采用熟地黄为主原料制作而成的,可见地黄其药用价值之高。
第三、地黄可以用来泡茶泡酒
地黄是个宝,可用于泡茶泡酒。泡茶滋养肝肾、养血润燥、降血压。泡酒止血化瘀、补血养血。在农村了解这种植物价值的老农,家中都会常备地黄,农民朋友了解吗?如果在野外看到这种小鸡喝酒的植物,千万不要错过了。
第四、地黄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地黄植株奇特,特别是它酷暑酒杯的花,让人一看就能记住。因此这种植物也常备当成观赏植物栽培,备受盆栽爱好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