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廉,又称刺盖、大力王,有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等功效。

发表于2024-05-29 15:47 497 次查看 6.6评分

飞廉,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始称飞轻。飞廉又称刺盖、大力王、大蓟、飞廉蒿、刺打草、飞帘、老牛锉、刺萝卜,它是菊科、飞廉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茎直立,有棱,且茎上有翼,翼上有刺,很扎手。叶互生,羽状深裂,呈椭圆状披针形,叶边缘有尖刺。它的花期在夏季,每年6月份到7月份左右,花顶生,头状花序,呈紫红色。

果期秋季,每年8月份到10月份,种子椭圆形,有白色或灰白色冠毛。看起来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传播方式也是依靠风力传播。在陶弘景著写的《本草经集注》就有记载:“飞廉,处处有,极似苦芺,惟叶下附茎,轻有皮起似箭羽,叶又多刻缺,花紫色”,描述的就是我们今天的飞廉。目前这种植物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常见于山坡草丛中或田间地头,是农村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其实这种植物刚开始看上去的时候,我起初还以为是大蓟,但是经过研究一番发现,它其实是飞廉,而不是大蓟。这两种植物长得极为相似,都是属于菊科植物。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蓟的茎秆是没有刺的,而飞廉全株有刺,茎秆上也是有刺的,非常的扎手。其次大蓟的根粗壮,看个大萝卜,而飞廉根细长。

如果大家在野外遇到这两种植物,分辨不清,笔者推荐大家看看购买下面这本《本草纲目》。里面收录了农村常见的数百种植物,里面就包括这两种,里面的图片都是高清原图,非常的实用。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春季出门游玩,带上它能更好得了解大自然,非常好的 一本书。

飞廉虽然在农村很常见,但是它的价值却是不能小觑。农村老人常言,乡间无杂草,会用的皆是宝。飞廉亦是如此,它有3大作用,价值极高,农民朋友要了解。

第一、飞廉的幼苗可以食用

飞廉在初春的时候,它刚长出来的幼苗是可以食用的。将采摘回来的幼苗清洗干净之后焯水,就可以清炒或者凉拌、做馅、打汤了,味道还可以。不过它叶子老了之后就不要吃了,扎嘴。

第二、飞廉是非常好的饲料以及蜜源植物

飞廉虽然看起来不友好,但是它却很受牛羊的喜爱,春天的时候将牛放在田间地头,它就会自己去吃这种植物。其次夏季的时候,飞廉开花,它的花还是非常优良的蜜源植物。其次如果飞廉长在田间地头,它还是特别好的绿肥,农民朋友在春耕犁田的时候,会将这种植物翻埋在田里。

第三、飞廉可以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飞廉虽然作用颇多,但是它价值最高的还是入药了,它的药用历史长达2000多年,是非常传统的一种草本植物了。其根和全草均可入药,有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散瘀之功。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飞廉疗头风旋运”。

此外在《西藏常用中草药》中亦有记载:“飞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治各种出血,跌打瘀肿,恶疮,烧伤,烫伤”,可见这种植物药用价值之高,农民朋友了解了吗?如果在你的家乡也有这种植物,那么夏季的时候不妨采摘些晒干备用。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