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植物科属当中,有三个科的植物大家要格外注意。因为它们大多有毒,一个是天南星科,一个是大戟科还有一个就是夹竹桃科了。例如生活中常见的魔芋、泽漆、蓖麻、乌桕、狼毒、夹竹桃、羊角拗等等其实都是有毒。那么魔芋它也是经过很多道程序处理之后才能端上我们的餐桌,直接吃也是不行的。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植物本身毒性越高,相反它的价值也越高。而笔者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种植物,它同样具有大毒,古书记载,生食之戟人喉咙,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麻口,而这种植物就是半夏。半夏虽然有毒,但是它是个好东西,是非常传统的一种药材。其使用历史就长达数千年,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半夏的记载。
半夏,顾名思义就是在夏季前后采收,故以此得名半夏,和夏枯草同理,夏至而枯。在《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名半夏”。当然古人说法还是有局限的,因为气候的原因,有的半夏在南方2月份也会生长。因此在宋代《图经本草》中就有了:“半夏,二月生苗.....五月、八月采根”的说法,这个跟气候息息相关的。
半夏又称三叶半夏、珠半夏、地雷公、狗芋头、麻芋果、地珠半夏、野芋头、三步跳、和姑,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地下有近球形状块茎,白色。它的叶幼时单叶,2年以后三出复叶,叶呈卵圆形或披针形。半夏的花期在夏季,每年5月份到7月份,花顶生,肉穗花序,花绿色。果期秋季,每年8月份搭配10月份,果实卵圆形,呈绿色或绿白色。
在《图经本草》中就有记载:“此草二月生苗一茎,茎端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生于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上大下小,皮黄肉白”。说的就是我们今天讲得这种植物半夏。目前这种植物除了西南地区极个别省份之外,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常见于农村山坡、草丛或林下,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喜阴草本植物。
半夏虽然有毒,但是它的用途却很重要,它有两大作用,农民朋友要了解。如果你的家乡也有这种植物,那么不妨了解一下。不管是拿来卖钱补贴家用还是自用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第一、半夏可以用来煲汤
半夏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称之为的生半夏,它是有毒的。不能食用,食之轻口舌麻木,严重的甚至会致人死亡。而经过炮制之后的半夏则称之为法半夏,经过炮制之后的半夏,毒性大大降低。是可以用来煲汤的,在我国历代草志专著中也都有记载。
第二、半夏可以泡酒
半夏它除了可以用来煲汤之外,事实上它可以用来泡酒,在《药酒汇编》中就有记载。方法很简单,准备好适量的半夏,按照一定的比例,密封浸泡30天即可。出来的就是半夏酒了,这个可是好东西,有燥湿、消肿、止痛的好处。
第三、半夏可以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半夏是非常珍贵的一种中药材,它主要以其根茎入药,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在我国历代草志专著中均有它的记载,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医圣张仲景,就特别喜欢用半夏,在它著作的《伤寒论》中就屡屡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