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常常为同样的问题编造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因为他自己也记不清自己上一次被问到时是怎么说的了。然而,如果说谎者事先知道将要面临询问,就会精心编造好一套说辞,那么他就会立刻变身为“ 记忆专家”,不仅很久以前的小事都能够记得,而且每次回答的答案都一字不差 ,完全吻合。
警察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会特别留意这一点,如果讯问犯罪嫌疑人三个月前的某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犯罪嫌疑人能够清楚地说出那天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就非常值得怀疑了。除非这某一天是某人的生日或者其他意义特殊的日子,否则正常情况下人们连一个星期前的某一天做了什么可能都记不清了,何况是几个月之前。
英国心理学家怀斯曼曾经做过一个关于谎言的实验,他让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罗宾爵士说一段真话,再说一段假话,用录像机录下来之后让大家分辨真假。两段话的内容如下:
对话一:
怀斯曼:罗宾爵士,您好,请问您最喜欢的电影是哪部
罗宾爵士:是《乱世佳人》
怀斯曼:您为什么喜欢这部影片呢?
罗宾爵士: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影片,演员们都很了不起,男主角是克拉克.盖博,女主角是费雯丽。整部影片非常感人。
怀斯曼:那么您最喜欢其中哪一位呢?
罗宾爵士:哦,盖博。
怀斯曼:那么您最喜欢的这部影片您看过多少遍呢?
罗宾爵士:嗯.... (停顿)我想大概有6遍吧。
怀斯曼:您还记得第次 看这 部影片是在什么时候吗?
罗宾爵士: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应该是1939年。
对话二:
怀斯曼:罗宾爵士,您好,请问您最喜欢的电影是哪部?
罗宾爵士: ....... (停顿)应该是《热情似火》。怀斯曼:您为什么喜欢这部影片呢?
罗宾爵士:哈哈,我每次看这部影片都觉得非常有趣,这部电影里有很多我喜欢的东西。
怀斯曼:那么您最喜欢其中哪个人物呢?
罗宾爵士:嗯,我想是托尼.柯蒂斯,他实在是太师了。(短暂停顿)而且他非常聪明,他模仿加里.格兰特简直出神入化。电影里,他试图抵挡玛丽莲.梦露的诱惑,可他采取的方式实在太逗了。
怀斯曼:您还记得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是在什么时候吗?
罗宾爵士:电影刚刚上映的时候,但具体是哪一年我记不清了。
据罗宾爵士自己所说,他最喜欢的影片是《热情似火》,而《乱世佳人》则是他看过的最无聊的影片之一。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两段对话有什么不同。 首先,在第一段对话中,当怀斯曼问他最喜欢哪部影片时,他想都没想就说出了答案。按照常理,人们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至少会稍作思考,除非是预先想好了答案才能如此反应迅速。其次,罗宾爵士清楚地“记得”自己总共看了6遍《乱世佳人》。对于自己看过很多遍的影片,一般人只会记得自己看过“3遍以上”或者“不少于5遍”等大概的遍数,6遍未免过于精确,有明显的造假嫌疑。最后,罗宾爵士清楚地“记得”影片是在哪一年上映的,而且回答得相当迅速。一般情况下,即使是自己喜爱的影片,也不会刻意记得它上映的时间,何况是很多年前上映的老电影。这些迹象都表明,罗宾爵士在第一段对话中说了谎,破绽就是他那“惊人的记忆力”。
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人们往往只会记住自己印象深刻以及刻意去记的东西,如果你发现对方对一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事物记忆犹新的话,那你就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