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种的豆角有哪些,怎么种长得好,施几次肥,每次都施什么肥呢

发表于2024-05-24 15:42 589 次查看 6.6评分

豆角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高产蔬菜,种一点就能收获很多,所以很多人喜欢在家里种豆角。

豆角的生长周期长,但容易出现早衰现象。如果管理得当,春茬种植的豆角能度过夏季的高温期,持续生长到秋冬季节。然而,通常很难实现单茬长时间种植,大部分露地豆角一年种两茬。一些地方品种如梅豆角生长旺盛,结荚较晚,春季种植,夏季生长,秋季天气转凉后大量结豆角。

一年两茬的种植方式,春茬可在4月上中旬播种或定植,当地表10cm的温度达到10℃以上时即可进行。6月初开始采收,春茬不需全部清除,还可以在另一块地里种植秋豆角。秋豆角可在6月中下旬播种,8月上旬开始采收,10月下旬清除植株。这样一年四季都有豆角吃。

豆角种类很多,我们常种的有哪些特点?如何管理才能高产?豆角的根系有固氮作用,那种植豆角时是否还需要施氮肥呢?

一、适合家里种植的豆角种类

豆角有很多种,根据茎的生长特点可分为矮生和蔓生两类。常见的蔓生品种有长豆角、扁豆角、豆王和农家品种梅豆角;矮蔓品种也有扁豆角和豆王。蔓生豆角需要搭架栽培,而矮生品种侧枝分生能力强,生长成丛状。

(一)长豆角

长豆角,也叫豇豆,豆荚很长,通常40cm左右。北方种植较多,不仅有大面积生产,农村家庭也会在菜园种一些。长豆角生长周期长,春季播种能一直长到秋季,但会有“伏歇”现象,即在夏季高温期植株早衰,结荚减少。出现“伏歇”后需加强水肥管理,促发新根,再次进入结荚高峰。

“伏歇”主要因夏季高温多雨导致根系功能下降,甚至沤根,植株早衰。如果能够缓过来则继续生长,否则只能清除植株。

(二)矮蔓豆角

矮蔓豆角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多为早熟品种,播种后三四十天即可采收,采收期也短,约两三个月。所以矮蔓豆角通常春秋两茬种植,或与其他蔬菜间套作。

矮蔓豆角栽培管理简单,无需搭架或引蔓。播种行距约60cm,株距约50cm,每穴种两株,每株可长出三四个分枝,每个分枝上有三到八条花序,全株呈丛状。

(三)紫色梅豆角

紫色梅豆角是地方特色蔬菜,适合家庭种植,开花漂亮。产量较低,栽培费工,经济效益不高,但味道独特。

紫梅豆植株生长旺盛,攀援性强,通常种在树边或墙边。春季种植,8月中下旬大量开花,开花结荚需充足光照,花穗多在植株顶端。9月中旬达到结荚盛期,10月寒露后植株逐渐衰老。

二、豆角的施肥管理

豆角的施肥与其他蔬菜有所不同。豆类蔬菜根部有根瘤菌,具固氮作用,能为植株提供氮素,但由于生长旺盛、开花结荚多,生长周期长,对养分消耗大。

豆角虽能自供氮素,但可能不足,导致早衰。然而,施氮肥过多也会导致营养过剩,影响花荚生长。因此,需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既要促进植株健壮,又要促开花结荚。

在开花结荚前应控制氮肥施入,防止旺长;结荚后氮磷钾肥平衡施入,促进生长与结荚。同时,豆类蔬菜结荚多,施肥量需多一些。若苗期生长旺盛,地块肥沃,可在开花结荚后开始浇水追肥。

(一)浇水保持“干花湿荚”原则

豆角耐旱,根系发达,主根深达80厘米以上。苗期控水控肥,稍微抑制生长,防止植株疯长导致开花晚或落花落荚。苗期不干旱则不浇水,结荚后再浇水。采收期保持畦面湿润,表层土显干就浇水,五六天一次。

(二)施肥量大且多

豆类蔬菜产量高,底肥和追肥量较大。底肥需足量,每亩施腐熟粪肥5000-10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

结荚后需大量养分,开始追肥,每10天一次,每亩追施高氮高钾复合肥10公斤。结荚期每10天喷施一次硼肥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有效减少落花落荚。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