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必要秸秆还田?小麦穗白反复出现,多次用药仍难防,症结何在

发表于2024-05-24 10:56 615 次查看 6.6评分

近日,农业领域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是今年小麦再次频繁出现枯白穗的现象,引发了广泛抱怨。

一些种植户纷纷表示即便多次喷洒农药,仍然无法遏制白穗的蔓延。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起了小麦出现枯白穗的病害?而这种情况是否可以被有效治理呢?

小麦枯白穗的成因

今年小麦枯白穗出现的原因可以从植物病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主要有两个方面:

1、小麦赤霉病是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大部分小麦枯白穗是由赤霉病引起的。

2、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也是造成枯白穗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在小麦返青期,很多种植户没有进行药物预防,导致许多地区的小麦已经患上了纹枯病和茎基腐病。

虽然小麦在这个阶段并未死亡,但已经受到了损害。

随后进入灌浆期,当小麦需要大量营养时,由于受损部位供给不足,导致出现枯白穗。

另一方面,中后期田间密度增大,降雨增多,也会再次引发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病,一旦发病,小麦的麦穗也会变白。

为何喷洒药物后依然出现干白穗?需要深入思考其中的根本原因

有些种植户表示,即使他们今年喷洒了两三次农药,小麦仍然出现了枯白穗的情况,这是否意味着药物失效了呢?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最近进行了实地回访,发现只要管理得当,即使喷洒了较多的农药,田间也可能出现小麦枯白穗的情况。

但是相比于没有喷洒农药或只进行了一次喷洒的田地,枯白穗的数量确实要少得多。

此外,农药喷洒的时间点也是影响其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

近年来,早春返青期小麦纹枯病一直存在,但很多种植户往往在这个时期没有重视使用杀菌剂,或者根本不进行喷洒,错过了预防纹枯病的最佳时机,导致后期枯白穗的大规模发生。

另外,对于赤霉病而言,近年来小麦生长中后期降雨较多,如果未能及时进行补救喷药,也会导致枯白穗大量出现。

不管是不打药导致小麦枯白穗增多,还是即使打了药也无法完全防止,这种情况为何会出现呢?

过去小麦田里并没有这么多病害,为什么现在会如此呢?

事实上,最主要的原因是病害已经渗入了土壤中,换句话说,这些病害已经成为了土传病害。

即使我们在小麦植株上喷洒再多的农药,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后期仍然会发生,只不过喷洒的农药多了,病害发生的程度可能会稍轻一些。

那么土传病害是怎么来的呢?

笔者认为这与秸秆还田密切相关。

多年来不断进行的秸秆还田,导致大量病菌进入土壤中;再加上许多地方秸秆还田操作不规范,导致很多秸秆并没有充分腐烂,这为病菌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导致土壤中的有害菌数量不断增加。

在农作物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病害越来越明显。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土壤中的病菌问题,未来预计小麦上的病害种类会进一步增多。

农药喷洒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害,但实际上只是治标不治本。

问题的根源确实存在于土壤中,只有从根源入手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避免未来出现更多的小麦枯白穗情况。

针对秸秆还田,相关部门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分片分区燃烧,或者规定间隔一定年限进行秸秆焚烧,因为焚烧秸秆确实可以高效杀灭土壤和植物残体中潜伏的病虫害。

对于小麦枯白穗问题,我认为这种综合治理的措施确实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