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可以让最强大富饶的帝国走向衰败和覆灭,可以让最精锐的部队土崩瓦解。它如此的公平和无情,金钱和权势在它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一国之主的性命,它可以轻易夺取,当今极尽繁荣的物质科学文明也没能躲过这场甚至无法追溯源头的病毒危机。
可瘟疫又似乎不那么公平。每一次瘟疫,不论肆虐的多么疯狂,死神的镰刀并不是挥向每一个人,有一些人倒下了,而另一些人却是安然渡过一劫。在瘟疫的黑暗中守住一方明朗天空的,有时甚至是一群人,一个村庄。在对微生物认识几乎为零的几个世纪之前,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今天,就让我们低下现代人高傲的头颅,来看一看历史上两个不起眼的小村落的故事。
阿尔卑斯山脉横跨欧洲的许多国家,德国南部有幸分到了这秀美山川的一角。在这里,有一座小镇,安详地坐落在一片娟秀河流淌出来的绿色谷地中,它的名字叫做欧伯阿梅高。走进这里的人不仅会沉醉于青山碧水的灵秀,惊叹散落在村子各处那些低矮建筑外墙上精致的壁画。壁画描述的都是童话和宗教故事,让整个小镇笼罩在了梦幻般的氛围当中。可是这个宁静而快乐的小镇,却有过一段让人心酸的故事,这里曾经一度面临覆灭的危机。
记录这段黑暗历史的是被村民们珍藏了几百年的一本手写小册子。这本旧得泛黄的小册子是用牛皮包裹着,这其实是一本死亡名册,上面一个个用墨水书写、已经稍显暗淡的名字,是横扫欧洲大陆几个世纪的黑死病在这个小镇上夺去的一条条村民的生命。首次从 1633 年9月开始记载。第一个染上黑死病并因此丧生的村民叫做卡斯帕史斯勒,他也是把黑死病带进这个小村庄的人。当时因为瘟疫已经抵达了周边的城镇,欧伯阿梅高小镇的居民自行采取了隔离措施,还组织了护卫队在村子四周巡逻,阻止外来的访客随意进入村庄。可是当时在附近村庄打工的史斯勒因为思念家人太过心切,于是就趁护卫队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潜回了村子,结果就把致命的病菌带给了自己的家乡。
在接下来短短 33 天之内, 80 多个村民接连染疫身亡,对人口只有几百人的欧伯阿梅高来说,这简直是灭顶之灾。人们整户整户地死去,让人惊恐的是,人们并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愿意停下脚步。他们的邻居有一些经过黑死病肆虐的村庄,甚至只剩下了个位数的村民。淳朴的村民们在最绝望无助的时候,聚集在了他们平日里和亲友邻舍相会的地方,也就是村里的十字架前。在神父的带领之下,全体村民虔诚地立下誓言,他们发誓,如果神怜惜他的子民,帮助他们度过这场灾难,小镇将会每隔 10 年举办一次“耶稣受难记”的演出,用行动来铭记他们的神,用生命来传递这个教诲,直到时间的终点。
在这之后,黑死病依然在小镇所在的巴伐利亚地区持续泛滥,可是欧伯阿梅高却真的奇迹般的不再有村民因为瘟疫而死亡了,那本令人畏惧的死亡名册也就戛然而止,不再出现新的名字了。第二年,也就是 1634 年,遵守誓言的村民们排练上演了“耶稣受难记”, 60 多位村民饰演了从耶稣到犹大的各个角色,表演的地点就选在了因为瘟疫而死去的那些村民的墓地旁边,一边是埋葬着黑暗与死亡,另一边却上演着救赎和希望。从此,每十年上演“耶稣受难记”,就成为了欧伯阿梅高村民们忠实履行的诺言。
每隔十年,在快要演出的日子里,村里的工匠们加班加点的赶制舞台道具,志愿者们开始缝制演出服,村民们排着队接受面试,决定各自出演什么角色。从蹒跚学步的孩子到银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们,村子里有接近一半的居民都会参加演出。男性村民们在演出前一年就会开始留头发、蓄胡子,目的是要如实的展现耶稣受难时的社会样貌。直到 300 多年之后的今天,欧伯阿梅高小镇十年一度的演出,不仅是对全村人每十年一次的心灵洗涤,演出也悄悄让这个山中的小镇闻名全世界,每到演出的年份,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会涌入这个人口只有5000 人的小镇,目的就是要来欣赏一下这个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露天舞台剧。
很多人在问,这段历史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对于欧伯阿梅高小镇的许多村民来说, 1634 年能够在小镇上演的第一场演出,乃至全村跨越了几个世纪,用行动坚守誓言的,本身就是他们家乡在信仰中获得救赎和新生的证据。如果说德国欧伯阿梅高角镇经历瘟疫的这段历史,在那个黑死病猖獗且无药可医的17 世纪来说属于神奇的话,那中国河北的一个村庄在18 世纪躲过瘟疫的方法就显得更不可思议了。这件事情是由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的岳父马永图所讲述的。马永图在一生中担任过四川、山西、山东等地的知县,也受过雍正皇帝嘉奖。但是他在晚年罢官之后,回到了家乡河北省东光县,就一心忙宗族事务。根据他的讲述,东光县在雍正初年瘟疫盛行,但是东光县的南乡整个村子却是没有一个人染疫,堪称奇迹。
这个小乡村究竟有什么不寻常之处?根据马永图讲述,在疫情爆发的前 30 多年里,南乡村一旦出现无人认领的尸骨,好心的村民们就会凑钱,帮助修建义冢,让孤魂有一个安身之处。这个习俗最初的发起人是一名姓廖的君子, 30 多年来,村民们都会乐于为这桩善事助一臂之力,被掩埋的尸骨有多少具,从来没有人清点过。就在东光县地区开始爆发瘟疫的时候,发起习俗的廖君做了一个奇异的梦。他梦见了 100 多个陌生人站在自家门外,其中一人上前致敬,说,疫鬼且至,从君乞,焚纸旗十余,银箔湖木刀百余,我等将与疫鬼战,以报一村之惠。他的意思是说要和疫鬼交一次战,来报答全村人的恩惠,保护乡村免受瘟疫的侵害。所以就请求廖君焚烧一些用纸做成的旗,还有裹着银箔的木刀。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做这样奇怪的梦,都会当作无稽之谈,当个笑话就过去了。但是廖君这个人却是一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之人,于是他还就真的按照梦中的嘱咐,制作了10 多面纸旗, 100 多把木刀,再把纸旗和木刀烧了。
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村外四周本来一片寂静的旷野中,突然传来了喧嚣嘈杂的呼叫声,格斗声,听得全村人胆战心惊。不知道这是土匪劫村,还是大军压境。向来宁静的村庄,怎么就突然变成了吵闹的战场了?这喧嚣声整整持续了一夜,一直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才终于平息下来。奇怪的是,等白天村民们出来一看,却丝毫没有战斗的痕迹。
接下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疫情来了,东光县的南乡村,竟然确实成为了瘟疫中的一块避难宝地。在当地盛行的瘟疫中,全村没有一个得病之人,这件事就是由马永图亲口陈述,并由作为女婿的纪晓岚亲笔记载了下来,可信度当然是相当高了。有趣的是,这事还被纪晓岚称为了战疫。而我们现代人也喜欢把战胜疫情挂在嘴边,但是人们想不到的是,古人在没有任何解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之下,竟然是用靠德行和肉眼看不见的因素击败了病魔,这种和现代科学大相径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到底要怎么理解?
东汉末年也是个瘟疫横行的年代,光是全国范围的大瘟疫就爆发了 20 多次,可谓是百业凋零,就连朝廷机构都无法正常运转。但是当时天师张道陵创立的道教却在这段时间迅速壮大起来,还在四川地区收了上万户的弟子。蜀地百姓对于张天师称颂不绝,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神奇的治病本领让老百姓不得不折服。张道陵在得到道家真传之后,不仅是直接出手给世人治病,而且还教老百姓自己给自己治病,他传授的治病方法很不寻常,他让病人把自己过往生命中犯下的罪过亲笔书写在一张纸上,再扔到水里,同时和天地神明结下契约,承诺说自己未来不会再犯这些罪过了,否则就让自己失去生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把誓言,尤其是对于天地神明的誓言,看的有千斤重的古代,如果按照这个方子做,还真的是需要不小的勇气。一般来说,只有病情危及到了生命,或者是采取其他的方法已经无效的病人,或许才真的敢豁出来试一试这个看似毫无道理的偏方。但是让当地百姓惊叹的是,张天师的方子真的起作用了。许多病人在诚心发誓之后,不仅疾病痊愈了,而且从此对于天地之道更加敬畏,发自内心的想要改过向善。而看到这样的情景,即使那些没有得病的民众,也是纷纷开始改过迁善,民风也就日渐淳朴良善了。
然而,张道陵不仅可以帮人治病,竟然他还能让人得病。他领着弟子在方圆几十里义务的修桥修路,但是有些弟子偷懒,他们不想去做辛苦的善事。不过在偷懒的时候,这些弟子往往就会得病,就像是不论怎样都得受苦,不去干活也得吃点皮肉之苦的感觉。在这种氛围之下,县里一旦出现了破败的桥梁道路,百姓们就会扛起自家的锄头,修木除草,清理污秽,争先恐后地去做好事,这在当时也是一大奇观。
让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德和人体实实在在的疾病挂上钩,是不是太玄乎了?这样神话一般的故事,用现代人的科学眼光来看,到底有多少可信之处?中国古人认为,瘟疫是一种邪乱之气,君王无道会导致天下大疫。同时,个人和一个群体的善恶,乃至前世的善恶都会促成今生的福报与恶果,而疾病也是恶报的一种体现。西方传统基督教思想认为,瘟疫是上帝之鞭,迫害正信或道德败坏、违背神的诫命的地区就会出现瘟疫。因此,一些物质富饶,陷入放纵欲望和享乐,甚至教会也腐朽堕落的城邦就最容易招来瘟疫。
现代科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用现有的仪器还无法探测神的存在或不存在。不过,生物学家们却已经发现,人的精神与道德并不是像许多人所想象的所谓与物质身体完全割裂的。早在 1995 年,美国克罗拉多州伯尔德市的一组研究人员就进行了一项研究,让人大开眼界。在研究中,受试者们被要求在心中产生关爱和怜悯的情感,情感可以针对任何人或物,并将这个心态维持 5 分钟的时间。研究人员们在采集了受试者的唾液样本之后发现,这些人身体中的免疫球蛋白a 的水平在这短短的5 分钟之内普遍上升了5%左右,上升的幅度在一些人身上甚至是高达240%,并且在试验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维持较高的水平。大家知道,免疫球蛋白 a 在人体的黏膜和分泌液中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用来抑制微生物的附着和繁殖的,也就是说,相当于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衡量一个人免疫力高低的重要指标。而这个实验结果却说明,善良的心态即使只有5分钟的时间,也可以对人体的免疫力起到显著的正面作用。
后来其他的科学家们在进一步的研究之后发现,不仅人自身的善良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即便是观看他人行善也有同样的效果。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发现了德雷莎修女效应。在实验中,受试者只是在观看了一部德雷莎修女无私关爱病人的电影之后,他们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 a 的水平就会大幅的提高,而观看希特勒电影的对照组却没有这个现象。东西方的古代圣哲们都循循善导,人们要敬天重德,过纯洁高尚的生活。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许多人认为这些流传几千年的教诲只是迷信或是说教,更认为史书上记载的奇迹也都只是神话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对比一下古人的奇迹和现代科学发现的时候,就不难发现这两者是有互相可以借鉴和印证的地方的。
德国欧伯阿梅高小镇居民的虔诚誓言,河北东光县南乡村民 30 年的善良义举,还有汉代张天师的治病奇方,或许这些真实发生的历史本身就是可以给我们这些用物质文明来对抗瘟疫的人提供了另一条可借鉴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