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潮”又开始了?约20家车企近况堪忧,数万车主售后谁来管

发表于2024-04-25 10:11 461 次查看 6.6评分

新能源汽车市场近日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价潮,这无疑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福音。现在,他们可以以更加优惠的价格购买到性能更佳的新能源汽车,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出行体验。这一降价趋势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也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尽管大幅度降价促销,汽车制造商间的竞争却愈发白热化,这种态势令人对行业的重新洗牌充满期待。

随着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车企淘汰赛已悄然拉开帷幕。约20家车企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大降价策略背后暗藏“倒闭潮”的风险。市场将见证一场残酷的洗牌,车企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之道。

【车企的大降价】

2024年龙年伊始,比亚迪率先掀起了新能源汽车降价的风潮。

“电比油低”的响亮口号喊出,比亚迪秦这款热门车型,价格直接跌破8万元大关,引发了抢购热潮。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降价潮已引发行业震动。面对如此幅度的降价,其他企业倍感压力,市场容量有限,竞争愈发激烈,降价促销已成必然之势。

随后,国产车企如长安、吉利、哪吒和五菱等也纷纷加入降价行列。

众多车企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包括现金补贴等多种方式,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和购买意愿。这些举措旨在刺激市场需求,提升销售业绩。

中国汽车行业正迎来一次重大转变,即从“油电同价”逐渐转向“电价比油价更低”的新格局。

国产车降价潮涌现,合资车承受巨大压力,无法坐视中国市场份额流失。

随着合资车的迅速跟进,新一轮降价潮席卷而来,多款热门车型的价格更是让人跌破眼镜。

以东风日产轩逸为例,这款被誉为日产“大沙发”的车型,其价格现已调整至起步价6.98万。值得一提的是,此款车型曾一度以十几万的价格在市场上热销。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幅降价策略,有效刺激了销量的大幅增长,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大车企的利润,但整体上仍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三四线小车企在此次大幅降价潮中,无疑正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多家车企生存艰难】

在众多国产汽车厂商中,蔚来新能源汽车以其出色的表现和强劲的实力,成功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市场的一股新势力。

蔚来并未像许多老牌车企那样从燃油车市场起步,而是直接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并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在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组中,蔚来公司做出了重大调整,宣布裁员10%,导致大约3000名员工失去了工作。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蔚来汽车决定取消和推迟一些盈利不佳的项目,并加大招聘销售人员的力度,以进一步推动蔚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拓展和销售业绩的提升。此举旨在激活公司的核心业务,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在龙年伊始,备受瞩目的高合汽车,被誉为“豪华纯电动汽车的巅峰之作”,却意外地卷入了停工停产的漩涡。

高合汽车因部分4S店关闭,引发员工维权风波,陷入困境。员工们担心自己的权益受损,纷纷站出来维权,这使得高合汽车面临极大的舆论压力。四面楚歌之中,高合汽车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危机,重振品牌形象。

尽管高合汽车近期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但其近期在直播平台上推出的新颖举措却引起了广泛关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合汽车直播间开始销售小吃视频,这一创新做法令人颇感惊讶。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高合汽车在市场营销上的灵活性和创新思维,也为其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和关注。

高合汽车难道已经从销售新能源汽车的行业跨界到了小吃直播领域?

理想汽车,一直以其创新理念和独特设计受到市场的喜爱,如今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全新车型MEGA意外成为了网络恶搞的对象,这一情况直接导致了理想汽车销量的大幅下滑。

这真是商场如战场,一步走错,便可能损失惨重,令人唏嘘不已。

在众多车企中,上述只是冰山一角。新的一年里,三四线车企的境遇亦不容乐观。

那么,对于那些已经退出市场的车企,消费者之前购买的车辆该何去何从呢?

【车企淘汰赛】

中国汽车行业的迅猛进步导致了行业内激烈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如今,这个行业已经从过去的“增量时代”过渡到了“存量时代”。

简而言之,汽车对普通民众而言,不同于衣物,不会因穿了一两年就轻易更换。

在中国,汽车作为家庭的重要资产,其购置通常需要家庭积累数年的储蓄。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购买一辆汽车或新能源汽车并非易事。一旦购买,这些汽车在中国的使用期限通常为五至十年。

因此,汽车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慢销品市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上的汽车品牌数量不断增多,这些品牌提供的汽车配置和性能也各不相同。

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更为丰富,然而,这对车企来说,不仅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它考验着车企的长期竞争力和汽车品质。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许多位于三四线的汽车制造企业正面临着破产倒闭的风险。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有15家车企因经营问题宣告破产,同时超过2000家4S店被迫关闭。

不仅是中国企业面临这种情况,全球汽车行业里也有许多汽车企业选择了退出,比如宝沃汽车和广汽菲克等。这些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在市场中立足,只能黯然离场。这种现象在汽车行业中非常普遍,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残酷和变化无常。

这些车企的破产倒闭无疑给消费者权益带来了直接冲击。对于曾经在这些车企购车的消费者,保障自身权益显得尤为关键。

【保证消费者权益】

车企倒闭将对消费者产生深远影响。当车企停止运营,曾经购买的汽车将面临售后服务缺失的问题。这意味着一旦车辆出现故障,消费者可能难以找到零配件或专业的维修服务。这种情况将给车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增加维修成本和难度。因此,车企倒闭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企业本身,更将波及广大消费者。

威马汽车,与小鹏、理想、蔚来并称为“新四小龙”,自创立后,经过12轮融资,累计筹集资金高达410亿元。

威马汽车的价格区间相对较广,涵盖了从十几万到二十多万的多个车型。尽管价格不菲,但该公司提供的“首任车主不限年限/里程的终身质保服务”无疑是其最具吸引力的卖点之一。这项服务承诺为车主提供全面的质量保障,无论是使用年限还是行驶里程,都无需担心维修和更换的问题,为车主带来了极大的安心和便利。

2021年,上海的威马车主购入了一款价值约18万的威马汽车。然而,现在这款二手车的价格已经暴跌至不到6万。

最令人担忧的是,汽车零配件的缺失使得一旦车辆出现故障,将面临无处寻找维修服务的困境。

消费者在购车后,即使原车企破产并被其他车企收购,也不必担心后续维修问题。因为会有新的车企接手,为消费者提供持续的维修服务。这样,消费者的汽车维修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

若车企破产且无人收购,法院将主导破产程序,并可能引入第三方合作方。消费者应密切关注法院发布的破产公告,以获取最新信息。

广大车友亦可通过创建车友群等形式,团结起来,统一向消费者协会寻求权益保护。

为提升汽车行业稳定性,国家针对车企破产情形,在《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中推出新的规定。根据新规,车企在关闭后,仍需确保至少十年的配件供应和售后服务。这一措施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确保汽车市场的有序发展。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正逐步走向成熟,购车者在选购座驾时,应当留心各大汽车制造商的最新动态。

钛媒体APP报道,蔚来亏损高达211亿,现实严峻,需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采取紧缩策略,共度难关。

中国新闻周刊提问:高合汽车能否实现逆转?

搜狐网报道了多家汽车厂商倒闭的消息,这让许多消费者感到担忧:如果我买的车来自倒闭的厂商,我的车该怎么办?实际上,即使汽车厂商倒闭,已售出的车辆并不会因此变成废铁。首先,倒闭并不意味着售后服务立即停止。很多厂商在倒闭前都会提前与第三方服务商或政府部门协商,确保售后服务得以延续。这意味着,您仍然可以享受基本的保养和维修服务。其次,汽车的零部件供应链是独立于厂商的。即使厂商倒闭,市场上仍然可以找到替代零部件。因此,您无需担心车辆因缺乏零件而停驶。当然,选择倒闭厂商的车辆时,应更加谨慎。在购买前,建议详细了解该厂商的售后服务政策以及零部件供应情况。同时,考虑到车辆的保值率和未来维护成本,选择有良好口碑和市场表现的汽车品牌更为明智。总之,虽然汽车厂商倒闭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困扰,但已售出的车辆并不会因此失去使用价值。只要您做好充分了解和准备,依然可以安心驾驶您的爱车。

第一财经讯:节后市场迎来价格大战,比亚迪秦率先发起降价攻势,直逼七万元价格区间。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