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债又暴雷!资本瓜分地方房企,美资财团抄底中国房地产?

发表于2024-04-24 16:49 488 次查看 6.6评分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面临未知的未来。经过数年的挣扎,这一危机是否已经结束?那些造成巨大损失的美元债务是否已经完全消除?

最近的一个事件在房地产圈内引起了巨大震动,原来美国资本在悄无声息地抄底中国房地产。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我们无法确认,请大家一起探讨。

为了尽可能还原事实,我们会尽量保持客观,减少主观色彩,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能多加思考,理解背后的联系,否则可能难以理解全貌。

不久前,万达集团宣布获得了600亿元人民币的新战略投资,为此交出了旗下商业管理部门大连新达盟60%的股权。

这次投资的主导是太盟投资公司,记住这个名字,因为后续的事件都将围绕它展开。

与太盟投资一同接手万达商业管理部门的,还包括中信资本、阿瑞斯资本、阿布扎比投资局及穆巴达拉投资公司。

这些公司的信息都很容易查询,我们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它们并不是重点。

我们最近还专门撰文提到,太盟投资牵手国有的中信资本投资万达,可能是为了避免麻烦,现在看来,我们的看法过于简单。

在万达集团陷入困境时,接手其核心资产万达商管,这正是一次典型的抄底行动。

如果你对此表示怀疑,不妨看看房地产界最近的另一次抄底事件,主角是一家地方房企,其中不仅有中国资本的影子,还牵涉到了美元债,接盘方很可能是太盟投资。

这家地方房企名为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控股股东为中南城建。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名字相似,它们并非国有企业,尽管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纾困活动中国企已经介入,但具体的参与程度仍然是未知。

目前,中南建设的股价从2020年的9元跌至不足1元,市值也从300多亿跌至30多亿,2020年的营收为786亿,而2023年前三季度仅为319亿。

因此,中南建设的股价已经跌至谷底,是抄底的绝佳时机。

去年以来,中南建设深陷债务危机,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我们挑选两个来详细说明。

首先,目前中南建设的4只存续的美元债已经违约,余额为4.646亿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再次涉及到了美元债。在国内出现问题的房地产企业中,美元债是一个常见因素。

其次,根据中南建设的公告,2023年中南城建所持有的8760.29万股股份遭到强制平仓。

其中,财达证券强平了35.47万股,中邮证券强平了3022万股,长江证券强平了52.72万股,国联证券强平了111.87万股。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南通分行强平了5415万股,华夏银行南通分行强平了725万股,国民信托强平了1390万股。

这表明中南建设已经经历了一轮由国内财团的分割。

这个时期,是抄底中南建设的最佳时机。

在抄底万达商管之后,太盟投资又将目光转向了中南建设。

4月20日,中南建设的控股股东中南城建与太盟投资及江苏资产等机构就债务解决和股权交易等事项进行了洽谈。

洽谈的结果尚未公布。太盟投资是否会接手中南建设,目前尚无定论。

太盟投资是一家怎样的机构?为什么它有能力并愿意冒险抄底中国房地产市场?

资料显示,太盟投资在不动产领域有着广泛的业务,它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活动也不是一日之短,相关信息很容易查询得到。

表面上,太盟投资看似是由中国人掌控的公司。然而,实际上,其掌门人单伟建的背景颇为神秘,其履历亦极为辉煌。

单伟建曾在美国长期留学并供职于几家知名的美国财团,包括JP摩根、新桥资本和德州太平洋等。

不久前,当太盟投资万达商管时,有消息指出单伟建曾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的学生。

单伟建旗下的太盟投资是否有美资背景?由于私募股权投资的保密特性,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

但是,鉴于他的经历和人脉,如果太盟投资向美方财团或私人募资,这并不奇怪。

为什么太盟投资敢于抄底中国房地产?我们查到的公开信息显示,与大多数人相比,单伟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有着不同的看法。

今年3月底,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的房市并没有供应过剩的问题,但危机尚未完全解除。

他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全面放松限制,恢复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

目前,由于行业调整周期的影响,许多中国房地产公司都处于低谷,抄底确实是最佳时机。

同时,虽然我们已实施了多项房地产纾困政策,但这些措施可能无法拯救所有开发商,也难以阻止像太盟投资这样背景的资本力量进入房地产行业。

因此,目前加强对房地产股权投资的审查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