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迎来了一批东盟政要,其中首位访问者是新当选的印尼候任总统普拉博沃。
据了解,这次访问是普拉博沃当选总统后的首次外交行程。在结束中国之行后,他还计划前往日本进行访问。许多媒体都用“颠覆传统”一词来描述普拉博沃此次的外访行动。
通常情况下,当选总统会在正式就职后才开始外交之旅。然而,普拉博沃的就职典礼将在今年10月20日举行,距今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他尚未正式就职就开始外访,而且将中国作为首次访问的目的地,这表明普拉博沃对中国的重视程度。
普拉博沃接受了媒体采访,向中国承诺将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并继续延续现任总统佐科对华友好政策,积极发展印尼与中国的关系。
这一表态和立场在预料之中,印尼近年来受益于与中国良好的关系,因此并无改变对华友好态度的理由。值得一提的是,在普拉博沃结束中国之行后,越南、老挝和东帝汶三国外长也受到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邀请,即将访华
,这一系列东盟宾客的密集来访,充分展示了中国与东盟之间良好关系的最佳体现。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东盟成员国都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在东盟内部,存在一些国家持有与中国对抗的立场,并试图煽动东盟国家对中国采取敌对态度,其中菲律宾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特别是在马科斯领导下。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马科斯明显地放弃了最初对华的承诺,而是选择加入美国的反华势力,并在南海问题上挑起争端。他甚至穷尽办法游说东盟其他成员国介入南海争端,试图将其国际化。
然而,马科斯的努力最终落空,没有一个国家响应他的呼吁。尤其是在上个月初举行的澳大利亚—东盟特别峰会上,他受到了强烈的打击。原本他计划在会上大谈南海问题,并希望通过一份共同宣言施加压力于中国。
然而,由于东盟其他成员国的坚决反对,在会后的共同宣言中,大量涉及中国和南海问题的内容都被删除了。马科斯最想写入的“南海军事化”和强调“南海仲裁案”裁决有效等内容也全部被删去,这令他感到极度失望。
马科斯访问澳大利亚并受挫,这并不令人意外。眼下,大多数东盟成员国都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尤其在经贸方面,它们对中国的依赖相当高。因此,它们没有理由挑衅中国,破坏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这次峰会的结果应该能够唤醒马科斯沉睡中的对抗中国的幻想。
然而,马科斯对美国抱有很大的幻想,他似乎不愿意面对现实。相反,菲律宾国内的媒体和高层人士对当前局势的认识非常清楚。尤其是看到东盟其他成员国的政要纷纷前往中国,这让菲律宾媒体感到异常。
近日,菲律宾媒体刊登了一篇题为“与中国开战绝非轻松之事”的文章。它表示,菲律宾民众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反对与中国开战,因为这场战争将以菲律宾民众的生命为代价。而那些在幕后怂恿菲律宾与中国开战的人并不关心菲律宾民众的生死,他们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菲律宾来遏制中国的崛起。
这篇文章针对外部势力挑唆菲律宾对抗中国的行为提出了明确批评。
除了媒体之外,现任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也公开反对菲律宾与中国的对抗态势。在她看来,最近菲律宾在南海的行动已经变得“过火”,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导致菲律宾陷入极为危险的局面。
伊梅在讲话中强调了外部势力对南海争端的影响,她认为一些国家提供的援助并没有为菲律宾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相反,这些所谓的“援助”只会加剧南海争端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无休止的冲突。
伊梅发出警告,她表示,外国的所谓“慷慨”,如同在乌克兰和加沙发生的情况一样,只会给无休止的冲突“火上浇油”。
她强调南海问题必须通过对话解决,稳定南海局势至关重要。在她看来,追求和平并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将菲律宾国家和民众置于危险境地的行动才是不负责任的。她警告称,菲律宾不能成为“亚洲的乌克兰”。
伊梅的表态暗示着一种“知弟莫若姐”的意思。毫无疑问,对于南海争端,马科斯的行动确实已经“过火”。他天真地认为有美国在背后支持,菲律宾就可以在南海与中国对抗,这种想法显然是执迷不悟的。
在东盟内部,有许多成员国与中国存在南海海洋权益争端,但没有一个国家像菲律宾那样让南海争端如此严重地左右着与中国的关系。
正如谚语所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如果菲律宾的领导人能够及时收敛,改变态度,中菲关系和南海局势或许还能够回归正常轨道;然而,如果继续执迷不悟,菲律宾真的会被他们的领导人带入沉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