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元急剧下跌引起恐慌,导致亚洲其他主要货币也纷纷贬值,让人们担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重现。
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美国调整策略的结果,通过破坏我们周边的经济体来加强对我们的围困,如果这是真的,那将非常危险。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是否会让美国得逞?
当前的经济形势与1998年有许多相似之处,看起来似乎是在重演当年的情景。
截至4月20日的交易日结束,形势依然在恶化,日元的跌幅似乎将达到160。
其他亚洲主要货币也纷纷跌破历史记录,韩元跌破1400,越南盾达到25463的新高,印尼盾跌至16290,印度卢比达到83.72的新高,马来西亚林吉特也达到了4.79的新高。
相对来说,人民币表现较好,在短暂的反弹后,又回到了7.24左右徘徊,跌幅有所收窄,短期内表现较为稳定。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达到了106.35的高点。
亚洲主要货币普遍跌破历史记录,美元的强劲表现对亚洲形成了压力,国际投机者和空头机构在此时加剧了市场的波动,这情形确实类似于1998年的金融危机。
如果美元继续加息,那么后果将难以预料,最近已有迹象显示美国可能会这么做。
美国一直密切关注我们,如果看到我们和我们的亚洲邻国都撑不住了,美元再次加息可能就是火上浇油了。
那么,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究竟是怎样的呢?与现在有何相似之处?
简单来说,1994年到1995年美元的加息,以及1997年3月的再次加息25BP推动了危机的发生,美元升值,国际投机者乘机做空。
当时,东南亚国家的货币防线首先被突破,货币大幅贬值,引发债务危机,资产迅速贬值,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几乎荡然无存。
许多人可能认为,货币贬值和资产被收割是有钱人的事情,与普通人无关,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灾难来临时,无人能幸免。
当年东南亚许多普通人一夜之间变贫穷,许多家庭破碎,社会动荡和恐慌情绪席卷而来,那是一幕极其可怕的场景。
当前亚洲首先被攻破的也是货币市场。通常货币是一个国家经济和资产的第一道防线,一旦被突破,国际投机者和空头机构便可深入内部。
看来,有关美国人改变策略,通过破坏周边经济体来增强对我们的围困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
因为在中国经济的影响下,今天的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已成为我们的重要支撑。
特别是东南亚,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生产基地,承接了大量的外溢效应。
如果东南亚崩溃,我们在当地的投资将遭受巨大损失,与东南亚的联系也将中断。
这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对美国的重要性相似,如果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崩溃,美国也将蒙受巨大损失,这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这一次,历史是否会重演呢?
总体来看,今天的亚洲与当年相比,已有许多重大变化。
首先,最近美元加息,亚洲相对稳定,主要得益于日元和人民币的强劲表现,它们保护了整个亚洲市场。
这次日元和人民币没有随美元加息,实际上导致两国的货币和外汇以各种形式流向周边亚洲国家,包括投资和贷款。
所以尽管美元加息,亚洲的流动性虽然有所缺乏,但还未到崩盘的地步。
目前,尽管日本被美国制约,日元持续贬值,但亚洲还有实力更强大的人民币和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其次,经过当年危机,如今亚洲各国的经济结构已经与当年大不相同。
当年亚洲国家的债务杠杆过高,尤其是巨额的美元债务。而今,多数亚洲国家的外债水平相对较低,与本国经济体量相比更为合理,短债和外汇储备的比例也较为适当。
此外,现在的外资流入中,产业投资的比重显著增加,这些资金通常不会受到短期利率变动的大影响。
第三,自1997年危机后,多数亚洲国家修正了汇率机制,大多数国家采用了浮动汇率制。
如今,亚洲各国的中央银行无需再拼命干预货币市场来维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增加了,被投机者攻击的机会大大减少了。
第四,当前美元加息和美元指数走强的局面已是强弩之末,维持这种强势不会太久。
如果美国人真的策划了这一切,以日元为导火索引爆整个亚洲,那么这只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搏,甚至是最后的挣扎。
最近的美股大跌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尽管美国口头上不承认需要降息,但实际上已经非常紧张了。
因此,虽然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它永远不会简单地重复。
很明显,时代已经改变,尽管当前形势与过去类似,过程看似相似,但结果很难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