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美股“七姐妹”意外地遭受重挫,这令人震惊。尽管美国经济受到天量美元的支撑,美元利率上调,美股却发生了突然的崩溃。
这是否仅是前期上涨过猛的一个自然调整,还是美股已经见顶?或者更严重地,是不是美国经济已走到尽头?实际上,一切都有其天命,美国经济的关键时刻已经来临。
近年来,美股的增长就像吹起的泡泡,让人提心吊胆。
许多人都意识到这个巨大的泡泡总会有破裂的一天,但无人知晓具体时刻。
这一时刻终于到来了,恰逢美国大选年,美元加息未能实现其目的,美联储考虑再度提高利率时,泡泡“砰”的一声破了。
上周,美国的科技巨头经历了一段黑暗时期,“七姐妹”一周内市值蒸发高达9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000亿元),创历史之最。
上周五,英伟达的股价暴跌超过10%,市值跌破2万亿美元,超威计算机因未能发布预期中的业绩指导而股价大跌20%。
科技股的大幅下跌引发了整个美股市场的跌势,纳斯达克和标普500指数上周分别下跌了5.52%和3.05%,纳斯达克指数下降了近900点。
有趣的是,尽管科技股大跌,工业指数却略有上涨,上周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0.01%。
这是否意味着部分资金从科技股撤出,转而投向了传统的工业股?
这也难怪,连股神巴菲特都开始放弃科技股,转投石油股,普通投资者更是迷茫,纷纷避开科技股,寻找新的投资方向,这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这一切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数据是虚幻的,隐藏在底层的真相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巨头会跌得这么惨?
我们见诸于报端的许多分析,大都只停留在表面。
比如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科技股之前涨得过快,上周的下跌只是一个回调。
目前,部分资本对科技股的看好态度有所减弱,正在撤离这一领域,这是事实。
但如果下周继续下跌,又该如何解释?
有分析认为,市场过于乐观地看待了AI交易的永续上涨,导致市场拥挤,现在则是剧烈的回撤,这可能是科技股的一次崩溃。
还有观点指出,由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被推迟,这也重挫了美股。
确实,大家对美联储的操作已经审美疲劳,不再期待其快速降息,其对股市的影响也逐渐减小。
下周,“七姐妹”将陆续迎来季度财报的重大考验,其中包括特斯拉、Meta、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都将公布财报。
目前市场对“七姐妹”的一季度财报普遍持悲观态度,这导致了他们的股价提前大幅下跌。
特斯拉今年一季度的新车交付量只有38.68万辆,较上一季度下降近20%,这是最近五个季度中的最差表现,让人感觉不妙。
对于科技股而言,虽然业绩很关键,但过去几年中业绩波动并未导致如此巨大的单周跌幅。
因此,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必定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从根本上来说,股市本质上是一个投资甚至是投机的市场,其底层逻辑始终是资金的流动。大量资金涌入时,股价自然上涨;资金撤离,股价不跌都难。
因此,这只能说明,在美股科技巨头表现不佳的背景下,美元资本开始外流。
尽管美元加息率已很高,为何美元资本会流出呢?
一方面,美联储的操作持续太久,许多人已不愿再等待美元降息,长期维持在5.5%的利息收入,许多资金操盘手难以为继。
因此,一些资本不耐烦了,开始在全球寻找冒险机会。
另一方面,美元资本确实找到了更具盈利性的机会。目前,亚洲市场,特别是日本市场最为火热,其血腥味浓重,非常适合美元资本的大规模进攻。
从4月份开始,国际投机者和大空头聚集在日本,日元开始贬值,上周遭遇了一次黑色暴跌,这与美股科技巨头的暴跌时机几乎完全重合。
同时,日元的暴跌也引发了亚洲其他主要货币的贬值,韩国、越南、印尼、印度、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均出现了购买机会。
根据过往经验,一旦这些国家的汇率防线被突破,下一步将是股市和房地产的大幅下跌,随后是实业资产的下跌,这将为美元资本提供大量收割机会。
但是,美元资本的收割也需要时间准备,你不能直接用美元进行大规模购买,必须先充分获取该国货币,然后才能进行大规模购买。
因此,大量美元资本闻到血腥味后,立刻果断转向。
但今日的亚洲已非1998年金融危机时的亚洲,美元加息亦已接近尽头,一不小心可能会在亚洲市场受挫。
大规模撤资,放弃本国股市,宁可看着科技股暴跌,也要转战亚洲进行收割,这便是深层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