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没拉住?美国资本大幅度向中国增加投资,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发表于2024-04-23 15:31 700 次查看 6.6评分

今年起,美国拜登政府的高层积极行动频繁,他们不断寻找新的理由和创造新的术语,意图在中美关系中设立更多障碍。这些策略真的有效吗?

最近,一家知名的美国投资机构宣布将大幅增加对中国的投资,这是基于何种考虑?难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多次施加压力,都未能阻止此举吗?政治压力真的那么无效?

我们回顾最近发生的重要事件,可以看出其中的微妙博弈。我们也许可以透视,美国当前对我们的攻击背后的真正意图。

事实显示,美国的分歧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尤其是今年是选举年,政治家们正努力上演,而资本家和企业则忙于做生意和赚钱。

这种奇异的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呢?让我们简要回顾下关键事件,就会一目了然。

今年春节之后,美国政治家再次开始表演,不断制造紧张氛围,对我们施加压力。

从2月底到3月初,美国总统拜登和商务部长雷蒙多分别表示,要对中国的汽车行业进行调查,并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

4月4日至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问中国,给我们贴上了一个全新的标签“产能过剩”,对我们施压,试图制造新的争议和对立。

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贸易代表戴琪等赴欧洲参加重要会议,在欧盟会议上宣扬中国“产能过剩威胁论”,呼吁欧洲盟友共同采取行动。

耶伦访问结束回国后,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再次表示,对于中国的制造业产能问题“不排除任何可能的选项”。

耶伦还强硬地表态,对任何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暴行的行为,我们将坚决反对,并将毫不犹豫地采用我们的制裁手段。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一次演讲中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铝产品进行调查,并声称将加征三倍以上的关税。

最近几天,有消息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问中国,此前他曾多次发表声明,声称中国不得在经济和资源上支持俄罗斯。

很显然,拜登政府今年主要使用了“产能过剩”和“支持俄罗斯”两个策略,继续对我们施加压力。

美国政治家们的表演积极,但我们只做了两件事,就破坏了他们的大部分策略。

首先,3月24至25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

这是四年来首次举行的线下大会,吸引了众多全球资本巨头和企业家聚集北京。

尤其是美国人参与者众多,以至于英国《金融时报》惊呼,美国商界高管似乎非常希望与中国领导层会面。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自2000年起每年举行。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公司CEO库克和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是该论坛的常客。

第二件大事,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实现了5.3%的GDP增长。

其中出口、制造业及新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美银证券等研究机构也将今年中国的GDP增长预测从4.7%调高到5%。

我们再次向全球证明,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核心,同时也是全球投资活跃的热点。

这两件事情,有效促进了全球资本对中国的热情回归。

4月19日,路透社报道,今年1月,桥水(中国)新募集了20亿元的基金,使其在中国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400亿人民币。

这意味着桥水基金在中国的资产在过去一年中翻了一番,成为外商独资证券私募管理人中的领头羊。

在这背后,是桥水基金在中国市场赚取了利润,信心大幅增强。

彭博社报道,桥水的在岸中国对冲基金增加了对中国股票和债券的投资,第一季度的回报率达到6.4%,超过了多数本地竞争者。

实际上,桥水基金增加对中国的投资,并不是孤立现象。

另一家外资资管巨头Ashmore也在减少对印度股票的投资,并将中国作为其新兴市场基金的首选投资地,其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中有26%投资于中国,而印度的比例被削减到12%。

这些事实再次证明,美国政治家的把戏已被西方商业界识破,中美之间表面上的紧张关系,并不能阻碍美国商界对中国的投资热情。

实际上,政治家与商界的分歧仅是表象,因为正常的商业活动从未停止。

例如,尽管美国一些议员强烈反对,英特尔仍获得许可,继续向华为销售PC芯片,无视外界压力,继续其商业活动。

甚至有观点认为,政治家可以为大选表演,但不应妨碍正常的商业活动和赚钱。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政治家们可能更加极端,但他们心知肚明,对我们的攻击只是为了大选表演而已。

2024年,中美关系充满变数,难以用常规逻辑来判断。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