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美针对俄石油制裁政策的实施,俄罗斯能源出口由欧洲逐渐转向亚洲市场,中国和印度成为俄罗斯亚洲最大石油买家,尤其是印度,去年大量购买俄罗斯廉价原油,使俄罗斯原油进口量较冲突前足足增加了16倍,而如今印度却突然一反常态,加入限价联盟,导致俄罗斯440万桶石油无人问津,如果印度不出手是因为价格,那我国为何也不接手呢?
风向调转,印度决定加入限价联盟
过去西方除了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外,对俄罗斯的石油也有一定依赖性,2021年俄乌冲突前,欧盟进口俄罗斯原油和成品油共计350万桶,占欧盟总进口量的25%,其中,德国、瑞典等中欧北欧国家,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度高达30%至50%,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更是高达60%至100%,可见欧盟与俄罗斯贸易方面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自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对俄制裁层出不穷,俄罗斯能源也在欧洲四处碰壁。
今年年初,德国正式对外宣布,自1月1日起,俄石油、煤炭、天然气在德国市场全部清零。
2月5日,欧盟先前制定的对俄罗斯石油产品的海运禁令也正式生效。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称,3月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记者会上表示,欧洲对俄气以及俄油的依赖已经成为过去,明显,西方为了摆脱俄罗斯能源,打算与其一刀两断,身陷囹圄的俄罗斯只能向亚洲市场转移。
而印度和中国则成了最大接盘侠,尤其是印度,在欧洲全方位孤立俄罗斯时,印度却毫无顾虑疯狂进口俄罗斯石油,据报道称,2022年12月,印度进口俄石油首次达到每天120万桶,相较于12月之前的最高值又进一步增加了42%,今年1月,印度进口俄油再度增加至170万桶,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就增加了惊人的12500%,印度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目的也非常简单,就是经过加工后再度流入市场。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欧洲对印度柴油的进口量已经涨到了16.1万桶,也就是说,俄罗斯石油表面上没有直接卖给欧洲,实际上兜了一圈,欧洲购买的还是俄罗斯石油,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对印度这种不顾西方颜面的做法提出过抗议,但本质上,欧美对俄油的制裁并不适用于加工制成的石油产品,况且,这些成品又是从第三方印度手中购买,形式上已经不能归属于俄罗斯石油,印度也正是钻了这一空子,作为中间商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2月5日,欧盟与七国集团以及澳大利亚联合组成的限价联盟,正式对俄罗斯石油以及石油产品进行限价,价格比较高的柴油、汽油等产品上限定为每桶100美元,燃料油、石脑油等价格较低的产品定价上限在每桶45美元,原油每桶则是60美元,但是国际原油实际上一直保持在80美元一桶。
也就是说,这一限价导致俄原油直接被砍掉20美元,要知道俄罗斯开采原油成本价至少也要40美元,加上运输成本,俄罗斯原油根本不赚钱,对此,俄罗斯也相当果决,直接下达命令,拒绝向加入限价联盟的国家及企业出售石油。
起初印度同中国一样,并未加入这一限价联盟,但是最近,印度却开始背刺俄罗斯,准备加入其中,印度突如其来的变卦导致俄油大量滞销,据报道称,截止到3月5日,俄罗斯已有440万桶柴油因找不到买家,只能滞留在海上。
实际上,俄罗斯也非常清楚,印度之所以大量进口俄石油,看中的不过是俄油的超级优惠力度,但这也只能作为缓兵之计,但印度却一直在讨价还价,俄罗斯在这一方面的立场也十分坚定,并一再强调绝不会为了扩大销量,无底线降低石油价格。
印度却认为,俄罗斯石油算上运费等方面,价格已经高出限价上限,印度为此公开喊话,如果俄罗斯原油价格真的超过60亿美元,他们将选择加入限价联盟。
实际上,这也是印度一贯作风,毕竟利益当头,哪方更划算,印度便会选择哪方,与其说印度突然背刺俄罗斯,倒不如说在变幻莫测的局势下印度总有一天会倒戈。
我国为何不接手俄油
据统计,欧洲禁运令生效仅一个周,俄罗斯每天石油出口量就已经下降了54%,面对印度的摇摆不定,那作为俄罗斯最稳定的贸易伙伴,为何中国也没有接手这批滞留在海上柴油呢?
其实,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基本都是原油和天然气,很少涉及成品油,主要是因为,我国有自己完整成熟的原油提炼加工技术,据统计,目前我国千万吨以上的炼油厂多达33家,总炼油量能够达到9.8亿吨以上,位居世界第一,而我国去年成品油供应量约为3.9亿吨,也就是说,在实现成品油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还有很多剩余,所以每年我国也会选择向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出口成品油,在这种情况下,再向俄罗斯进口柴油完全没有必要?
而且据报道称,中远海运油轮已经表示拒绝承运俄罗斯石油,实际上也是由于如今海运环境过于复杂,许多欧美石油买家都要求租赁的货轮不得运载俄油,虽然这一消息还有待考证,但也侧面体现出了中企所面临的贸易困境,为了更大的国际市场,很多企业自然不愿冒险?
不过,中俄能源合作并没有为此受到波及,预计今年3月份,将有4300万桶乌拉尔原油和ESPO原油运往我国,况且,就算我国不打算接受这批440万桶柴油,俄罗斯也会另寻买家,只不过还需要一些时间,这期间在开采、加工、时间等方面的损失也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