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种花家的兔子们始终铭记,赚钱才是王道。在我国大好河山的恩赐下,我国成为了世界第四旅游大国,往年接待游客人次最高可达30多亿,旅游营业额高达1857亿元,名山胜水数不胜数。
但你知道吗?在我国湖北境内有一座山,每年光是门票收入就高达23亿,巅峰时期曾一周赚了5亿元,简直比印钞都要快,你知道这座山是哪里么?
中国最赚钱的大山
这座堪称湖北印钞机的大山,便是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的武当山,其北面是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的,丹江口水库,南面与神农架林区相邻,最高峰是主峰天柱峰,海拔约为1612米,整个景区占地面积高达312平方千米。
一提到武当山,相信很多人会联想到武侠小说中的武当派,而武当山也的确是道教武当武术的发源地,是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开山立派之地,山上拥有50多处古建筑群,整片建筑绵延长达140多里,面积高达1600平方千米,这里也是世界上现存的面积最大的宗教建筑,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在国内外可谓是远赴盛名,即便门票价格高达200多元,但观光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据统计,武当山往年接待游客人次最高可达1000万,年旅游总收入高达81亿元,单单是门票收入,就达到了23亿,甚至曾创下了,十一长假一周赚五亿的惊人纪录。而相比之下,国内其他名山景区就相形见绌了,五岳之首的泰山年收入仅仅只有12亿元,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也不过才4个多亿。所以,武当山也被称为中国最赚钱的第一仙山,也被湖北当地人称为金山银山。
武当山为什么如此赚钱
其实武当山之所以如此赚钱,除了景点内二次消费项目所带来的利润以外,也与其浓厚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甚至有游客表示,武当山的文化韵味超过了现在的少林寺。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在这里求雨成功,这里便成为了皇室专门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随后张三丰的出现,又为武当山披上了一层更为传奇的色彩,到了明朝,道教更加盛行,为了提高武当山道教对全国的影响力,明成祖朱棣动用了30多万工匠,花费了12年的时间,在山上建立了9座宫殿,8个道馆和70多座高大宗庙,并在山上架起了39座桥梁,将这些道教建筑连为一体,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宗教建筑群,在皇室的加持和推崇下,武当山一度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道教宗庙。
新中国成立后,武当山的太和庙,成为了我国宗教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之一,1994年,武当山上的建筑群体便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武当山的名声响彻全球。
武当山上的古建筑群环山而建,从远处看,俨然像一座镶嵌在山中的小型城市,烟云笼罩下宛如人间仙境,武当山既有悠久厚重的历史做底色,又有壮丽美景做外衣,加上时间留给它的深厚内涵,武当山绝对不负盛名。
带动当地经济 城市或将因其改名
凭借出色的赚钱能力,武当山一度成为当地重要经济支柱,也是当地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被当地人称为金山银山,而关于湖北十堰市更名的话题,更是引起热议。
十堰作为我国著名的卡车之都,是位居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年产汽车超100万辆,制造业存量资产达到千亿级别,但十堰这一名字却默默无闻,不仅拗口还不够响亮, 世人皆知湖北的武当山,却很少有人知道武当山位于十堰境内,因此就曾有人提议,将十堰市更名武当市,况且早在秦朝时期,这里便叫做武当郡,一旦更名成功,当地知名度便会大大提高,也能为十堰的经济腾飞,带来更多发展机遇,而景区城市改名也早有先例,我国黄山景区所在地黄山市,就是从1987年由徽州改名为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