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耳机市场座次重排:苹果销量连续4年下跌,小米第五

发表于2024-04-19 15:35 453 次查看 6.6评分

耳机/耳麦已变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RUNTO科技的报告指出,中国耳机市场在上一年销售量达到98,950,000副,总销售额为235亿人民币,年增长率分别为9.0%与7.9%。线上销售占据了总销量的81%,达到80,150,000副,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9%,约为186亿人民币。

接下来,我们将依据RUNTO科技的线上数据分析行业现状。耳机和耳麦按照佩戴方式和功能可以分成七个主要类别:尽管真无线蓝牙耳机(TWS)依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2023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相比去年下滑了8%,降至58%。

全开放穿戴式耳机(OWS),以健康功能为卖点,其市场份额快速上升至12%,同比增长了7个百分点,预计随着华为、科大讯飞、索尼等重量级企业的加入,将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亮点。其它类型如有线入耳式、蓝牙头戴式、颈挂式、骨传导及有线头戴式耳机的市场份额分别是8%(下降1%)、7%(上升1%)、6%(持平)、6%(上升2%)、4%(下降)。

在品牌排名方面,排名第六至第十的品牌依次是Aftershokz(韶音)、Bose、Beats、JBL、Baseus(倍思)。耳机市场的竞争者要么是具有丰富生态资源的手机制造商,要么是在音频领域有长期积累的品牌。倍思,最初以生产手机保护壳、膜、数据线等配件起家,似乎与其他品牌不太相同。

但多年来在消费电子市场的历练,让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术。自2019年开始,倍思针对用户和场景需求进行产品创新,进军真无线耳机领域,并推出了包括Storm 1、Storm 3、Bowie EX、Bowie WM05、Bowie M2s、Bowie H1i等多款不同类型和价格范围的产品,迅速成为TWS品牌的领先者。

2019-2023年,中国耳机/耳麦线上市场的品牌销售额排名显示,苹果、华为、漫步者(EDIFIER)、索尼、小米位居前五名。自2016年苹果推出AirPods以来,苹果迅速占据了市场领导地位,但近四年来其市场份额逐渐下滑。

相比之下,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稳步上升。业内分析认为,相较于传统的音频品牌,如华为和小米这样的手机制造商在耳机的适配性和续航能力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加上这些品牌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基础,其耳机产品更易被市场接受。比如,小米就曾通过购买手机送耳机的营销活动增加产品曝光。

此外,这些公司的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也更快。去年冬季,华为发布了其首款全开放穿戴式耳机——华为FreeClip,该产品采用了创新的“C形桥”设计,每只耳机的重量仅为5.6克,并提供星空黑和流光紫两种颜色。

漫步者,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独立音频品牌,成立于1996年,总部设在深圳,并在北京、广州、东莞设有研发和设计中心,其生产基地位于东莞松山湖,占地约110,000平方米。

漫步者主要从事家庭音响、专业音响、汽车音响、耳机和麦克风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有EDIFIER、Xemal声迈、HECATE、Volona、花再、AIRPULSE、STAX Ltd.、STAX等品牌,产品包括耳机、多媒体家庭音响、汽车音响、专业音响等多个类别,超过百种型号。去年前三个季度,公司营收达18.6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56%和61.58%。

在TWS领域,漫步者陆续推出了TWS1 Air、TWS1 ANC、Lolli3 ANC、NeoBuds Pro2、Z1等产品,并且大量投资研发全开放式穿戴耳机,去年双十一期间,推出了Comfo Fit挂耳式和Comfo Run颈挂式开放式耳机,今年进一步推出了Comfo Fit II开放式耳机。

最后

RUNTO科技预测,今年中国的耳机/耳麦市场销量将达到1.0765亿副,年增长率为8.8%。随着TWS耳机遇到产品创新的瓶颈,全开放穿戴式耳机预计将成为市场的新增长点。市场格局的未来变化值得期待。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