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的家用电冰箱生产总量达到了9632.3万台,比上一年增加了14.5%,这是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中国不仅是生产冰箱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冰箱出口的大国。根据海关总署在去年公布的数据,2023年1月至12月,中国共出口电冰箱6713万台,出口总金额为587.235亿元人民币,与上一年相比,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了22.4%和14%。
全国有15个省份报告了家用电冰箱的生产数据,其中华东地区的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1.57%,位居首位,其次是华南地区,占比24.66%。华中、西南、东北、西北地区的产量占比均未达到10%,分别为6.99%、4.69%、1.86%、0.23%。
湖北省以612.39万台的产量位于第五,其中位于荆州的美的冰箱生产基地是国内最大的冰箱制造基地之一,该基地生产的品牌包括美的、小天鹅、东芝、COLMO等。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每100台冰箱中,大约有15台是在荆州制造的。随着新产业园的建设和达产,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该基地的年产能将达到1500万台,年产值将达到250亿元人民币,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冰箱工厂。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冰箱荆州工厂因其成功引入柔性自动化、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而被选为“世界级灯塔工厂”,这些技术的引入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52%,生产周期缩短了25%,质量缺陷率下降了64%。该工厂能够在一分钟内生产出17.36台冰箱,最快情况下一天能生产3万台冰箱,平均生产时间每台少于3.5秒。
山东以962.81万台的产量排名第四。2023年12月10日,位于青岛胶州的上合示范区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的海尔上合冰箱互联一工厂开始运营。这是海尔集团到目前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善、生态系统最完整的项目之一,总面积达465亩,主要生产高端智能冰箱,年产能可达200万台。
据数据显示,海尔冰箱品牌的零售量连续15年全球第一,国内市场份额达到45.5%。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新工厂的投产,海尔冰箱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将得到提升,其领先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江苏省以1426.72万台的产量位居第三,该地区已形成以无锡、苏州、宿迁等城市为中心的冰箱产业集群。去年7月,松下冰箱的全球研发中心在无锡开业,实现了对松下冰箱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独立研发,并将其技术推广至全球。苏州的三星电子是三星集团在海外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其生产的家电产品销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东省去年的冰箱产量为2169.04万台,位列第二。中山与拥有美的集团和海信家电(容声冰箱)的顺德紧密相连,两地的家电产业互相竞争,发展迅速。奥马电器,被誉为“冰箱界的富士康”,是全球冰箱ODM/OEM领域的领头羊,旗下10家工厂全部位于中山市南头镇,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冰箱从此地发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安徽以2946.55万台的产量高居榜首。合肥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也是国内家电品牌最集中的地区。去年,该地区的家用电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1.9%,冰箱产量达到了2382.37万台,创下了历史新高。
合肥海尔工业园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1984亩,是海尔集团除了青岛总部之外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其中的冰箱工厂年产值已突破百亿,且成功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TCL家电(合肥)产业园是TCL冰箱和洗衣机两大主要产品的生产基地,拥有9条全自动生产线,冰箱的年产能达到300万台。
此外,本土品牌美菱在安徽已深耕40年,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大冷冻室冰箱和第一台十字门冰箱。通过数字化升级改造,美菱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现在的生产效率极高,冰箱下线节拍速度可达到0.26秒每台,单班产能可超过60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