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汽车销量冠军:全球卖出135万辆,却两度败走中国市场

发表于2024-04-19 15:14 596 次查看 6.6评分

斯特兰蒂斯,欧洲的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上一年度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895亿欧元,而净收益为186亿欧元,分别实现了6%和11%的增长,创造了公司的历史新高。其销售总量为616.8万辆汽车(不含合资企业销量),年增长率为7%,位居全球第四,仅次于丰田(1123.3万辆)、大众(924万辆)和现代(超过730万辆)。

斯特兰蒂斯的成立是标致雪铁龙(PSA)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在2021年1月16日合并的结果,公司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雇员人数高达400,000人,业务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与地区,并在超过30个国家开展了生产与制造。

该集团旗下包括15个汽车品牌,如标致、雪铁龙、DS、欧宝、沃克斯豪尔、菲亚特及其商用车系列、蓝旗亚、阿巴斯、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克莱斯勒、道奇、Jeep、RAM等,产品线涵盖超豪华车、豪华车、主流乘用车、重型皮卡、SUV和轻型商务车等所有市场细分领域。

其中,菲亚特品牌以2023年销售了135万辆汽车,年增长率为12%,连续三年成为斯特兰蒂斯集团中销量最高的品牌。在意大利乘用车市场,菲亚特占有11.1%的市场份额,销量达到174,580辆,FIAT Panda以10.1万辆的销售量成为最热销的车型。

在土耳其市场,菲亚特占有15.7%的市场份额;在德国排名前十,FIAT 500销量为45,522辆;在阿尔及利亚,市场份额高达78.6%;在巴西,年销量增长10.5%至475,519辆,市场份额为21.8%,其中三款车型位列销量前十,Strada皮卡连续三年成为巴西最热销的车型。

菲亚特这个品牌跨越了三个世纪的历史。1899年,乔瓦尼·阿涅利和其他29名股东在意大利都灵成立了菲亚特的前身,同年推出了首款车型4 HP,外观类似马车。随后,菲亚特陆续推出了多款车型,如装备有7.5升直列四缸引擎的12 HP赛车、首款卡车24 HP、1 Fiacre轿车和12/15 HP Zero等,迅速成为意大利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在1900到1918年间总共生产了25,143辆轿车和53,426辆商用车。

1930年代中期,菲亚特500 A Topolino作为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小型汽车问世,一经推出就迅速风靡意大利及整个欧洲市场。到1955年停产时,总销量达到520,000辆,为菲亚特的全球化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6年,乔瓦尼·阿涅利的孙子,45岁的小乔瓦尼·阿涅利担任菲亚特总裁。在他的领导下,菲亚特先后收购了蓝旗亚、法拉利、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等品牌,基本统一了意大利汽车界,并推出了如菲亚特126(在中国被昵称为“小土豆”和“大头鞋”)、菲亚特131、菲亚特X1/9跑车等经典车型。

塞尔吉奥·马尔乔内是第三位对菲亚特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2004年,面对欧洲市场需求的急剧下滑和产品更新换代的缓慢,菲亚特每天亏损高达240万美元,更换了几位CEO也未能扭转局势。在这种情况下,马尔乔内接手菲亚特,果断终止与通用汽车的合作联盟,内部整合制造资源,并与福特合作推出了新款菲亚特500微型车。在他的带领下,菲亚特完成了对克莱斯勒集团的收购,标志着全球第七大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的成立。

菲亚特的主要市场包括欧洲、南美、中东和非洲地区,去年在欧洲销售了38.1万辆汽车,其中菲亚特500e成为最畅销的微型电动车;在南美地区,销量为54.2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4.5%;在中东和非洲地区,连续五年成为最畅销的品牌,市场份额为15.7%。

菲亚特两次尝试进入中国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末,菲亚特与南京汽车集团合资成立了南京菲亚特,推出了派力奥、西耶那等车型,但因技术和车型落后而逐渐淡出市场,2007年底合作关系终止。三年后,菲亚特与广汽集团合作,组建了广汽菲亚特(后更名为广汽菲克),推出了菲翔、致悦、菲亚特500、菲跃等车型,但仍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2017年,新车销量仅为2273辆,同比下降82.1%,次年菲亚特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注:2022年,广汽菲克申请破产】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菲亚特未能针对消费者需求作出适当调整,加之频繁的召回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其未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值得注意的是,斯特兰蒂斯在中国的业绩也非常不佳,其唯一剩余的合资企业神龙汽车,上一年销量同比下降35.81%,仅售出8.03万辆。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