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战争再升级!美国明着敲打荷兰,暗中向华为下重手?

发表于2024-04-19 15:15 481 次查看 6.6评分

最近,美国再次更新了其针对芯片的限制措施,仅仅几天之内。看来美国的动作是没完没了了。

有观点认为,此次美国的举措主要目标是针对华为。这让人们不免担忧,华为刚刚恢复元气,能否再次经受住这样的打击呢?

3月29日,美国的拜登政府对中国的芯片限制规则进行了调整。

这份达到166页的新规明确了对中国出口的芯片限制将扩展至包括AI芯片在内的笔记本电脑,意味着芯片限制范围将更加广泛地覆盖消费电子产品。

这彻底违背了美国高级官员此前多次强调的“小院高墙”政策,显示出美国在芯片限制政策上的反复无常和不可信。

我们看到,美国对芯片的限制策略是随着我们技术的进步而更新的,我们每推出一个新技术,他们就紧随其后进行打压。

但是,问题在于,我们都已经取得了技术突破,他们此时才想到要限制,这又有什么效果呢?

去年9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问中国,期间华为Mate60Pro发布,有评论者戏称她成为了华为手机的“全球代言人”,这成为了之后一连串事件的触发点。

去年10月17日,美国发布了新的芯片限制规定,并声称这是“最终的规则”。

同时,美国的几位联邦高官也多次强调“小院高墙”,技术限制将仅限于尖端技术领域,不会影响到中美的广泛商业往来。

但是,好景不长,美国很快就反悔了。

去年12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芯片限制规则进行修改,自2024年1月起开始调查美国企业购买的中国成熟工艺芯片。

仅仅过去三个月,美国又一次对芯片限制规则进行了更新。按这种趋势,美国的芯片限制规则恐怕会每季度更新一次。

这是否说明了我们的芯片工业的强大,以至于让美国如此紧张?

那么,美国此次更新芯片限制规则的背后,是因为我们取得了哪些新的技术进步?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美方声称,更新芯片限制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使中国更难获得美国的人工智能芯片及芯片制造工具,目标产品也包括个人电脑。

这一点非常引人注意。人工智能芯片和个人电脑已经被明确提出,但所谓的芯片制造工具,无非是指光刻机及其相关产业链。

然而,去年10月份的“最终规则”已经对数据中心芯片、AI芯片以及光刻机及相关产业链进行了全面加强限制,这么短时间内再次进行修改,显然是有重大事件发生。

我们回顾一下,今年以来,中美在芯片领域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答案将变得非常明确。

第一个重大事件,英伟达试图绕过美国的芯片限制规则。

美国去年10月刚更新规则,到了今年2月,黄仁勋透露,英伟达正在向中国市场的客户提供两款新型AI芯片样品。不得不说,这速度相当快。

而后,这种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芯片遭到我们的限制,购买时的中国客户必须解释为什么不选择国产芯片,而要购买被削弱性能的英伟达产品。

第二个重大事件,荷兰首相吕特的中国之行。

3月26日到27日,荷兰首相吕特访问了中国,有媒体报道说光刻机是访问的核心议题之一,特别是关于已经销售的光刻机维护问题。

同时,荷兰也希望能够在光刻机出口禁令之外,从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中获得新的订单。

2023年,ASML向中国销售了450台光刻机,比2022年增加了50%,其总收入中的比例达到了29%。但是,由于2024年新的禁令生效,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不佳,让荷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有专家认为,吕特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挽救荷兰的ASML这家光刻机巨头,这家公司最近有传言说考虑搬离荷兰。

为此,荷兰成立了一个工作组,由首相吕特亲自负责,旨在留住该公司。

吕特此次的访问具体成果如何,我们尚未看到细节。

从最近几天的报道和反馈来看,吕特在中国的访问非常愉快,他还特意参观了北京的大栅栏,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视频。

这件事无疑让美国感到非常紧张。

据路透社报道,就在几天前,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艾伦∙埃斯特韦斯表示,美国正在制定规定,限制半导体厂家为中国的现有半导体设备提供维修服务。

这无疑是直接针对荷兰和ASML的。

第三个重大事件,英特尔被允许继续向华为销售芯片。

3月12日,路透社引用两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获准暂时继续向中国的科技巨头华为供应价值数亿美元的芯片。

消息传出后,美国的“反华急先锋”共和党议员卢比奥立即反应,要求“立即”撤销英特尔获得的许可,并联合多名议员向拜登政府施压,要求进一步收紧对华为的制裁措施。

由此可见,这次芯片限制规则的更新,虽然表面上针对的是英伟达和荷兰,但实际上暗中的目标是华为的个人电脑业务。

那么,面对这次美国升级的芯片限制规则,华为将如何应对?是否有新的策略呢?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