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全国两会顺利闭幕。此次两会期间,众多代表提交了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成长的提案,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赞誉。
随着两会的结束,公众普遍关注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走向。据我们分析,若无意外,未来一到两年内,房地产市场可能会经历以下六个主要变化,让我们一探究竟:
变化一:房价趋向“稳定中略有下降”
自2021年下半年起,国内房价开始持续下降。初期,如郑州、石家庄、天津、南京等二三线城市房价率先降低。至2023年,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房价也出现了显著的下滑态势。
以上海为例,市中心区的房价从峰值时期的10万元/平方米降至目前的6万至7万元/平方米。受到收入减少或失业影响,加之购房者变得更加理性,冲动购房的现象逐渐减少。因此,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内,国内房价将大概率呈现“稳定中逐步下降”的趋势。
变化二:房贷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调
在持续高企的房价面前,多数家庭不得不选择贷款购房。过去两年中,为鼓励首次购房者,银行房贷利率持续下调,从2022年的6%降至当前的约4%。为了进一步促进首次购房,接下来两年内房贷利率有可能继续降低,甚至达到历史新低,显著减轻购房者的还款压力。
变化三:新一轮拆迁计划已启动
我国的棚户区改造自2013年开始,直至2020年结束。2020年以来,主要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政策。但从2024年起,国家将启动新一轮拆迁浪潮,重点城市将着手拆除城中村和预制板房。被拆迁的居民可以使用拆迁补偿款或房票,在附近购买商品房,这不仅有助于开发商减少库存,同时也显著改善了被拆迁居民的居住条件。
变化四:物业服务业将迎来整顿和改革
目前,一些地区的居民要求取消物业公司,转由业主委员会管理小区的声音日益高涨。这是因为一些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存在持续的矛盾冲突,主要涉及服务态度差、服务质量低、乱收费及侵害业主权益等问题。尽管取消物业公司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多数业主委员会缺乏管理小区的能力,但业主通过投票要求更换物业公司是短期内可行的。这将促使物业公司之间展开公平竞争,从而为业主提供更高质量和效率的服务。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我国将对物业服务业进行深度整顿和改革。
变化五:商品房销售将逐步实现现房销售
自2023年起,国内一些大型开发商发生债务违约和楼盘烂尾事件,造成购房者重大损失。因此,两会期间,有建议提出应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改为开发商实行现房销售。虽然短期内完全取消预售制度可能性不大,但逐步增加现房在销售中的比例,最终实现全部现房销售是可能的。
变化六:保障房上市步伐将加速
去年10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五年内将有600万套保障房上市。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各地将有大量保障房上市,城市中高收入群体可以继续购买商品房,而低收入群体则可以申请购买保障房。这为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实现住房梦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