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经济再次传来喜讯,一季度的进出口数据再创新高,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然而,却有人声称,这主要是因为向美国出口增长了,暗示美国在“赏赐”我们的情况下才有这样的进展。这种说法确实令人不太舒服,好像我们在依赖美国的施舍才能维持经济。
最近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我国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5%,创下了近期的新高。
具体来看,出口和进口总值分别为5.74万亿元和4.43万亿元,增长分别为4.9%和5%,出口增速较去年四季度加快了4.1个百分点。
有人指出,进出口增速5%勉强赶上了GDP增速,并不算特别出色。
然而,考虑到去年整年我国进出口的艰难局面,就能理解这些数据的重要性。
回顾2023年全年,我国的进出口仅增长了0.2%,出口增长更是只有0.6%。特别是去年5至10月,出口连续6个月下滑,直到11月才重新启动增长,这对经济造成了严重拖累。
因此,今年一季度取得的外贸成绩来之不易。
那么,这些数据究竟有何可喜之处呢?实际上,海关总署还发布了更为详细的数据,值得一提。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其他金砖国家的进出口增速均超过了整体水平。
我们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4.82万亿元,增长5.5%,占进出口总值的47.4%。
与此同时,对东盟的进出口为1.6万亿元,增长6.4%;对其他9个金砖国家的进出口为1.49万亿元,增长11.3%,占比14.7%。
可见,金砖国家的增长是最引人注目的。
那么,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情况又如何呢?
我们对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合计占比为33.4%,已经远远低于对“一带一路”国家的47.4%。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比为46.6%,今年有所提高。
这是否可以视为“东升西降”的具体体现呢?
这些数据至少说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外贸中的贡献比重再次下降。
然而,为何有人认为我们外贸增长主要是因为对美国的出口增长呢?
原因在于,今年一季度我们对美国的出口增速出现了正增长,达到了2.1%。而去年全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为-8.1%。
但是,这种说法仍然令人费解。我们取得的成绩为何总是要与美国挂钩?甚至有人将其说成是美国的功劳?美国的贸易战、科技战,以及对我们的打压难道都是虚假的吗?
许多人似乎没有理清一个基本逻辑,即美国增加对我们的需求并不是因为他们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供应了他们的需求。我们完全可以没有美国市场。
实际上,美国推行的逆全球化政策以及美元加息等行动,对全球贸易造成了伤害,而不仅仅是对我们。
2023年,全球贸易总额下降了4.6%,我国的出口份额占比为14.2%,与前一年基本持平,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此外,我们必须澄清一点,去年出口不佳确实受到了美元加息和经济衰退的影响,导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需求收缩和脱钩,但这并非仅仅是美国一个国家的责任。
今年出口的好转也不应归咎于单一国家。特别是前面提到的,今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我们外贸中的贡献比重又下降了。
因此,美国等国家的坏事往往不是孤立行动,他们往往会联合行动,因此此次的好消息并非仅仅是美国单方面的功劳。
就算对美国的出口占比较高,如今年一季度我们对美国的进出口总额达1.07万亿元,占比10.52%,虽然较高,但波动一两个百分点对整体外贸影响并不会太大。
因此,我们相信,对美国出口的增长,无论是因为他们的需求增加还是其他原因,确实表明了市场需求的增长,但总体而言,我们的外贸成绩与美国的关系已经不那么密切。
需要强调的是,从贸易角度来看,当前美国对我们的依赖程度远高于我们对他们的依赖。
这个世界不仅仅有美国,我们完全可以不依赖美国市场。
我们也坚信,未来我们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将会进一步降低,这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