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力藏不住了!故障卫星奇迹复活,独自爬高22万公里登月

发表于2024-04-16 11:02 269 次查看 6.6评分

原本被“判死刑”的一颗卫星,居然在太空中奇迹复活了,这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万分激动人心的好消息。

DRO-A/B卫星,在升入太空之后,突然脱离了预定的轨道,这是一个失败的结局,显然对航天人的打击颇深。

可没想到的是,在所有人都抱着失败的心情时,DRO-A/B卫星居然自己独自踏上了长达22万公里的奔月之路。

众人在震惊之余不免感到疑惑,究竟背后有什么原因,DRO-A/B卫星真的能够独自走上预定的轨道,并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吗?

中国的航天奇迹,再次震惊众人

据悉,今年3月13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按计划向太空发射了两颗卫星,也就是DRO-A/B卫星。

这两颗卫星携带着非常重要的探月任务,按计划,这两颗卫星成功进入逆行环月轨道后,需要与DRO-L卫星进行通信,再将数据传到地球上,这是为我国今后的探月工程做更多的探路工作。

就在大家满心期待的时候,意外就突然出现了,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的卫星,居然突然遭遇飞行异常。

故障发生,导致卫星中途就脱离了搭乘的火箭,无法再进入原来预定的轨道之中,通俗来讲,就是DRO-A/B两颗卫星在进入目的地的半路上,就“提前下车”了。

发现问题后,地面人员就加急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但很显然,这次的飞行任务确实是失败了。

对航天人来说,DRO卫星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面对这样的失败,大家也倍感消沉。

尤其是在此之前,嫦娥五号就已经提前探路,成功抵达到了逆行环月轨道,而且还是全球首个进入远距离逆行环月轨道的,意义非凡。

即便是美国,也是在嫦娥五号之后,才成功将他们的猎户座飞船发射到逆行轨道之中。

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嫦娥五号的成功,不仅是进一步探索了月球,更是进一步打击了美国,证明了我们的实力。

也正因如此,在大家本以为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出现了DRO-A/B卫星失控的消息,才会一时难以接受。

虽说航天事业失败是很常见的事情,每次的失败就代表下次会有更高的成功几率,我们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失败的打击,但是失败的感觉确实很不好受。

该消息一经报道,就引起了很多航天爱好者的关注,大家对此结果也感到特别惋惜。

航天专家也对此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深入复盘了问题和原因,国内也没有了过多的后续报道。

就在大家以为事情没有后续的时候,令人震惊的情况出现了。

卫星的自救运动

近日,美国的卫星监测数据表显示,DRO-A/B卫星在脱离轨道之后,一直在努力自救,如今已经成功调整轨道,向月球进一步进发。

也就是说,在脱离了运载火箭之后,仅靠着自身的动力燃料,DRO-A/B卫星实现了“起死回生”,这场登月之旅在没有火箭的帮助下,它可以独自完成。

而该结果对所有科研人员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了,虽然初次发射没有进入预定的轨道,但是很幸运,卫星没有受到损害。

后续还有很多的机会,对该卫星进行调整,让它能够成功进入预定的轨道之中,那么究竟是如何调整的呢?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控制点火,让卫星所处的高度不断抬高,进而逐步达到预定的轨道之中。

据了解,该卫星已经从一个较低的椭圆轨道,上升到了更高的椭圆轨道之中,这已经说明了,DRO-A/B卫星已经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轨道变更。

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但同时也让很多人感到担忧,因为卫星携带的燃料若是不够充分,还是很难进入预定的轨道之中的。

而且还有一点,即便是达到了预定轨道,若是燃料消耗过大,也是很难再支撑后续的运转的,也就是说,该卫星的寿命会受到很多的影响。

不过由于在太空中,加上地月引力的影响,卫星前进的阻力会减少很多,而且燃料也会保持较少的消耗,无论如何,DRO-A/B卫星能够完成自救,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

因此,我们也相信,DRO-A/B卫星一定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进入到预定轨道之中,若是真的成功了,那么意义是远远大于一次顺利发射的结果的。

可能会有人感到疑惑,为什么这些卫星,必须要到达机型的“DRO”轨道之中呢?

DRO轨道,也就是远距离逆行环月轨道,虽然太空空间大得远超众人想象,但是不同用途的卫星,所处的高度是不同的。

如今太空中已经有了很多的卫星,为了避免卫星出现轨道重合,发生碰撞,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每一个卫星的轨道都是提前计算好的特定轨道。

此次DRO-A/B卫星的自救活动,完全能够展示出中国的强大实力,还有中国卫星的强硬质量。

在逆境中寻找机会,坚持到最后一刻,毫不放弃,这是每一位科研人员最令人敬佩的精神。

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之下,DRO-A/B卫星会完成使命,让此次救援行动,成为航天史上最有力度的一段佳话。

 

评论
加载内容,请稍等...
  • 问题反馈
  • 回到顶部
  • 统计代码